北曲
拼音běi qǔ
注音ㄅㄟˇ ㄑㄨˇ
繁体北曲
词语解释
北曲[ běi qǔ ]
⒈ 宋元以来北方诸宫调、散曲、戏曲所用的各种曲调的统称,调子豪壮朴实。
英Northern Opera;
⒉ 元代流行于北方的戏曲。
引证解释
⒈ 宋 元 以来北方戏曲、散曲所用的各种曲调的统称。与“南曲”相对。音乐上用七声音阶,调子豪壮朴实,以弦乐器伴奏。
引明 胡侍 《真珠船·北曲》:“北曲音调,大都舒雅宏壮,真能令人手舞足蹈,一唱三叹。若南曲则悽婉嫵媚,令人不欢,直 顾长康 所谓老婢声耳。故今奏之朝廷郊庙者,纯用北曲,不用南曲。”
清 沉起凤 《谐铎·垂帘论曲》:“南曲有四声,北曲止有三声,以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之内。”
⒉ 金 元 时代流行于北方的戏曲,如杂剧、院本等。与“南戏”相对。
引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八:“词曲著名者,北曲则 关、郑、马、白,南曲则 施、高、汤、沉,皆巨子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宾白》:“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閲填词,亦皆一气呵成。”
国语辞典
北曲[ běi qǔ ]
⒈ 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盛行于元代,分为杂剧和散曲两类。曲调来源有从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来说唱诸宫调演变而来,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乐而成。采七声音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刚劲豪放,不同于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韵以中原音韵为主,无入声,平声分阴阳,不同于南曲有入声。现存元杂剧多用北曲组成。
相关词语
- běi shān北山
- bǐ tè比特
- bì zhào碧照
- bái lù bì白鹿币
-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
- bǔ suì卜岁
- bǐ cái笔才
-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
- biàn ān徧安
- bǎi shì摆饰
- bì nì嬖昵
-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
- bái jiǎo白角
- bó bái襮白
-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
- bīng jìng冰竞
- bāo zhuāng包装
-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
- bīng xī冰溪
- bèi ān qián备安钱
- bǎi mèi百媚
-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
-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
-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
-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
- bān cáo班曹
- bù lǎo shào不老少
- biàn yǔ遍宇
-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
-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
- bù chǐ不齿
-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
-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
- běn fǎ本法
- bǎn yǐn阪尹
-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
- bó pó伯婆
-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
-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
- bō nà波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