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碣
拼音bēi jié
注音ㄅㄟ ㄐ一ㄝˊ
繁体碑碣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碑碣[ bēi jié ]
⒈ 碑刻的统称。
例荆楚碑碣皆协所书。——《南史·颜协传》
英stone tablet;
引证解释
⒈ 石碑方首者称碑,圆首者称碣。后多不分,以之为碑刻的统称。 《南史·文学传·颜协》:“时 吴 人 范怀约 能隶书, 协 学其书,殆过真也。
引荆楚 碑碣皆 协 所书。”
唐 杜甫 《赠蜀僧闾丘师兄》诗:“青荧雪岭东,碑碣旧製存。”
《水浒传》第一回:“太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着……照那碑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籙,人皆不识。”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五三》:“当开会之前, 兼士 要我的碑碣拓片去陈列,我答应了。”
⒉ 特指墓前所立的石刻。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漯水 又东逕 汉 徵君 伏生 墓南,碑碣尚存。”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你不去望夫石上变化身,筑坟臺上立个碑碣?”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大修 别山(张同敞 )墓道,立碑碣。”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我一星期中至少去三次,抚着碑碣,摘去残花。我觉得墓中人很安适的,不知墓中人以我为如何?”
⒊ 喻指具有纪念意义的标志。
引鲁迅 《集外集拾遗·<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小说《士敏土》为 革拉特珂夫 所作的名篇,也是新 俄 文学的永久的碑碣。”
国语辞典
碑碣[ bēi jié ]
⒈ 碑刻的统称。方者为碑,圆者为碣,后多混用。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才锋所断,莫高蔡邕。」
英语stone tablet (with inscription)
相关词语
-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
- běi shān北山
-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
- bì zhào碧照
- bān cáo班曹
- bù lǎo shào不老少
- biàn yǔ遍宇
-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
- bīng xī冰溪
- bō nà波那
-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
-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
- biàn ān徧安
- běn fǎ本法
-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
-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
-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
- bó bái襮白
- bái jiǎo白角
- bó pó伯婆
-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
- bèi ān qián备安钱
- bì nì嬖昵
-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
- bù chǐ不齿
- bǐ tè比特
-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
-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
- bǐ cái笔才
-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
-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
- bǎi shì摆饰
-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
- bái lù bì白鹿币
- bǎi mèi百媚
- bāo zhuāng包装
- bǎn yǐn阪尹
-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
- bīng jìng冰竞
- bǔ suì卜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