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书
拼音bàng shū
注音ㄅㄤˋ ㄕㄨ
繁体謗書
词语解释
谤书[ bàng shū ]
⒈ 诽谤和攻讦他人的书函。指《史记》。泛称有直言指斥或毁谤内容的史传、小说等。
引证解释
⒈ 诽谤和攻讦他人的书函。 《战国策·秦策二》:“魏文侯 令 乐羊 将,攻 中山,三年而拔之。 乐羊 反而语功。 文侯 示之谤书一篋。
引乐羊 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
唐 崔颢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诗:“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⒉ 指《史记》。
引《后汉书·蔡邕传》:“昔 武帝 不杀 司马迁,使作谤书,流於后世。”
李贤 注:“凡史官记事,善恶必书。谓 迁 所著《史记》,但是 汉 家不善之事,皆为谤也。”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谤书》:“司马迁 作《史记》,於《封禪书》中述 武帝 神仙、鬼灶、方士之事甚备,故 王允 谓之谤书。”
⒊ 泛称有直言指斥或毁谤内容的史传、小说等。
引清 袁枚 《随园随笔<后汉书>误仿<史记>》:“且序酷吏必屡称天子以为能,未免露谤书之意。”
柯灵 《香雪海·题材问题一解》:“《水浒传》之后有《续水浒传》(《荡寇志》),也是用了同一题材,却干脆成了一部农民起义的谤书。”
国语辞典
谤书[ bàng shū ]
⒈ 毁谤攻讦他人的书信。
引《战国策·齐策二》:「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
⒉ 司马迁所作的《史记》。
引《后汉书·卷六〇·蔡邕传》:「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
《三国演义·第九回》:「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 。」
相关词语
- bǎi shì摆饰
-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
-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
- bān cáo班曹
- bì zhào碧照
- bì nì嬖昵
-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
- bó bái襮白
- bǐ cái笔才
- bǔ suì卜岁
- bù chǐ不齿
-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
-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
- bīng xī冰溪
- bō nà波那
- biàn ān徧安
-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
- bái lù bì白鹿币
- bāo zhuāng包装
-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
- bù lǎo shào不老少
- bǎi mèi百媚
-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
-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
- bīng jìng冰竞
- bó pó伯婆
-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
-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
- biàn yǔ遍宇
- bǐ tè比特
- bèi ān qián备安钱
-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
-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
-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
- běi shān北山
- běn fǎ本法
- bái jiǎo白角
- bǎn yǐn阪尹
-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
-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