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司
拼音bǎi sī
注音ㄅㄞˇ ㄙ
繁体百司
词语解释
百司[ bǎi sī ]
⒈ 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
例百司惴恐,多患 若之。——《明史·海瑞传》
英officials under ministers and princes in ancient China;
引证解释
⒈ 即百官。参见“百官”。
引《书·立政》:“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齐义於贵宗,等惠於百司。”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又宰相者,所以临察百司,考其殿最。”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公卿既得其人,因使推其类以聚於朝廷,则百司庶物,无不得其人也。”
明 王琼 《双溪杂记》:“贤者久任,不贤者速去,久之,使百司庶府尽皆得人。”
⒉ 指官员。
引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四折:“从头儿覰这百司,那里有这等冷鼻凹的文章士。”
国语辞典
百司[ bǎi sī ]
⒈ 各种执管政事的大臣、官员。
引《书经·立政》:「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
《文选·沈约·恩幸传论》:「空置百司,权不外假。」
相关词语
- bīng xī冰溪
- bāo zhuāng包装
-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
- bǎi mèi百媚
-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
- biàn yǔ遍宇
-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
-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
- bù chǐ不齿
-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
-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
- bù lǎo shào不老少
-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
- bái jiǎo白角
-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
-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
- bǐ tè比特
- bǎi shì摆饰
-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
- bó bái襮白
- bó pó伯婆
-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
- běi shān北山
- biàn ān徧安
-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
- bì nì嬖昵
- bǐ cái笔才
- bō nà波那
-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
- bèi ān qián备安钱
-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
- bì zhào碧照
- bīng jìng冰竞
- bǎn yǐn阪尹
-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
- bái lù bì白鹿币
- běn fǎ本法
- bān cáo班曹
-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
- bǔ suì卜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