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笔
拼音bái bǐ
注音ㄅㄞˊ ㄅ一ˇ
繁体白筆
词语解释
白笔[ bái bǐ ]
⒈ 古代侍从官员用以记事或奏事的笔,常插于冠侧。
⒉ 特指谏官用的笔。亦借指谏官。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侍从官员用以记事或奏事的笔,常插于冠侧。
引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
《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尚书令、僕射、尚书手版头復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
唐 李贺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诗:“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后。”
《新唐书·舆服志》:“诸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笔。”
⒉ 特指谏官用的笔。亦借指谏官。
引《太平御览》卷六八八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明帝 时,尝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何官?’侍中 辛毗 对曰:‘此谓御史,旧簪笔以奏不法,今但备官耳。’”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周益公 除大观文,判 潭州,以言者夺职罢镇。后復职,仍判 潭州。到任,谢表云:‘谓昔之销印,重违白笔之公言;故今者剖符,庸示清衷之本意。’”
明 何景明 《送王御史德辉西巡》诗:“白笔万人看气象,肯令 河 外有烟尘。”
清 谢启昆 《解州盐池歌》:“河东 鹺使始 元 明,盛世豸冠簪白笔。”
国语辞典
白笔[ bái bǐ ]
⒈ 古代官员随身携带的笔,以备书写笏版。
引《晋书·卷二五·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尚书令、仆射、尚书手版头复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
相关词语
-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
- běn fǎ本法
- bèi ān qián备安钱
- bǐ cái笔才
-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
-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
- bīng jìng冰竞
-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
-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
- bái lù bì白鹿币
-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
- bì zhào碧照
-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
-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
- bǎi shì摆饰
- bó pó伯婆
- bō nà波那
-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
- bāo zhuāng包装
- běi shān北山
- bái jiǎo白角
-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
-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
-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
- biàn ān徧安
- biàn yǔ遍宇
- bǔ suì卜岁
-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
- bān cáo班曹
-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
- bǎi mèi百媚
- bīng xī冰溪
- bù chǐ不齿
- bǎn yǐn阪尹
-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
- bó bái襮白
- bǐ tè比特
- bù lǎo shào不老少
-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
- bì nì嬖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