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
拼音ā xiū luó
注音ㄚ ㄒ一ㄡ ㄌㄨㄛˊ
繁体阿修羅
词语解释
阿修罗[ ā xiū luó ]
⒈ 梵语Asura的译音。或译为“阿素若”、“阿须伦”、“阿须罗”。意译不端正(容貌丑恶)或无酒,或非天(与天相似)。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鬼神。佛教采用其名,名为无酒神,亦名为无善神。
引证解释
⒈ 梵语Asura的译音。或译为“阿素若”、“阿须伦”、“阿须罗”。意译不端正(容貌丑恶)或无酒,或非天(与天相似)。古 印度 神话中的一种鬼神。佛教采用其名,名为无酒神,亦名为无善神。
引唐 卢纶 《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开函捧之光乃发,阿修罗王掌中月。”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我闻阿修罗,横攻 善见宫。”
章炳麟 《訄书·地治》:“印度 之言阿修罗者,译言‘无酒’,一曰‘非天’,谓其酿酒不成而不为天帝也。”
国语辞典
阿修罗[ ā xiū luó ]
⒈ 佛教六道之一,也是八部众之一。为梵语 Asura的音译,意为非天。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恶神,常与忉利天交战。在佛教中认为虽属天界,但无天人的德行,性情谄诈,所以称非天,有的佛教部派将之从天道分出,独立为一类。
引《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有欲令阿修罗与天同趣,是故说言:『汝先是天。』」
相关词语
- ān qìng shì安庆市
- àn zhí案值
- āi fāng kào yuàn挨坊靠院
- āo tū bù píng凹凸不平
- ā sēng qí阿僧祇
- ǎi zhǐ矮纸
- àn chá按察
- àn xiàn按县
- àn jiǔ按酒
- àn shā按杀
- ào yì奥义
- àng sī盎司
- āi ǎi埃蔼
- áo yá jí qū聱牙佶屈
- ān huā鞍花
- āi lián哀怜
- ān zhēn安祯
- áng rán昂然
- áo xīn fèi lì熬心费力
- áo nòng敖弄
- ān wēi安危
- áo lè遨乐
- ān jí bǎo de mó gōng安吉堡的磨工
- áo tiān鳌天
- áng cáng qī chǐ昂藏七尺
- àn lǐ shǐ jìn暗里使劲
- ái yán捱延
- āi sù挨宿
- àn shì暗饰
- áo mín敖民
- āi āi哀哀
- ào dàn傲诞
- ào zòng傲纵
- ān quán安痊
- ān zāi安哉
- ài mén隘门
- ài jǐng爱景
- ān xī rì安息日
- áo sǒu聱叟
- ā ěr shān wēn quán阿尔山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