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
拼音ā nà
注音ㄚ ㄋㄚˋ
繁体阿那
词性代词
词语解释
阿那[ ā nà ]
⒈ 柔弱貌;柔美貌。阿,通“婀”。
⒉ 舒徐貌。阿,通“婀”。
⒊ 茂盛貌。阿,通“婀”。
⒋ 唐代乐曲名。
引证解释
⒈ 柔弱貌;柔美貌。阿,通“婀”。
引《文选·张衡<南都赋>》:“阿那蓊茸,风靡云披。”
李善 注:“阿那,柔弱之貌。”
一本作“阿郍”。 明 徐渭 《题<折花美人图>》诗:“高髻阿那长袖垂,玉釵彷彿挂罗衣。”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身娇阿那,非关 石尉 之珠;颊薄分明,略比 萧宫 之醉。”
⒉ 舒徐貌。阿,通“婀”。
引《文选·王褒<洞箫赋>》:“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也。”
李善 注:“阿那腲腇,舒迟貌。”
⒊ 茂盛貌。阿,通“婀”。
引《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桂黝鯈於南北,兰芝阿那於东西。”
张载 注:“黝鯈、阿那,皆茂盛之貌。”
三国 魏 曹植 《社颂》:“灵稼阿那,一禾千茎。”
⒋ 唐 代乐曲名。 明 杨慎 《艺林伐山·阿那纥那曲名》:“李郢 《上元日寄胡杭二从事》诗曰:‘恋别山登忆水登,山光水焰百千层。 谢公 留赏 山公 唤,知入笙歌《阿那》朋。’ 刘禹锡 《夔州竹枝词》云:‘ 楚 水 巴山 烟雨多, 巴 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紇那》披緑萝。’《阿那》、《紇那》,皆当时曲名。
引李郢 诗言变梵唄为艷歌, 刘禹锡 诗言翻南调为北曲也。‘阿那’皆叶上声,‘紇那’皆叶平声,此又随方音而转也。”
⒌ 指示代词。犹那,那个。
引唐 李白 《相逢行》:“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宋 杨万里 《过南荡》诗:“垂杨一径深深去,阿那人家住得奇!”
周汝昌 注:“阿那,阿读入声如‘屋’,发语词,无义。阿那,亦作‘兀那’, 元 曲中多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九》:“﹝阿那﹞ 李白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阿那,犹言若个也。”
⒍ 鲜卑 族姓氏。 北周 有 阿那瓌,见《周书·杨宽传》。
相关词语
- áng rán昂然
- áo tiān鳌天
- áo lè遨乐
- ái yán捱延
- áo xīn fèi lì熬心费力
- āi lián哀怜
- āi sù挨宿
- áo sǒu聱叟
- àng sī盎司
- áng cáng qī chǐ昂藏七尺
- ài jǐng爱景
- āi ǎi埃蔼
- ān wēi安危
- áo nòng敖弄
- ā ěr shān wēn quán阿尔山温泉
- āo tū bù píng凹凸不平
- àn shā按杀
- àn lǐ shǐ jìn暗里使劲
- ān qìng shì安庆市
- āi āi哀哀
- ào dàn傲诞
- ào zòng傲纵
- ài mén隘门
- àn xiàn按县
- ān quán安痊
- ào yì奥义
- áo yá jí qū聱牙佶屈
- àn chá按察
- áo mín敖民
- àn zhí案值
- ān zāi安哉
- āi fāng kào yuàn挨坊靠院
- ǎi zhǐ矮纸
- ā sēng qí阿僧祇
- àn jiǔ按酒
- ān xī rì安息日
- ān huā鞍花
- àn shì暗饰
- ān zhēn安祯
- ān jí bǎo de mó gōng安吉堡的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