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
拼音mǎ lù
注音ㄇㄚˇ ㄌㄨˋ
繁体馬鹿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马鹿[ mǎ lù ]
⒈ 马和鹿。
⒉ 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东北、内蒙、西藏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药。
⒊ 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
引证解释
⒈ 马和鹿。
引汉 陆贾 《新语·辨惑》:“夫马鹿之异形,众人所知也。”
唐 古之奇 《秦人谣》:“上下一相蒙,马鹿遂颠倒。”
《新唐书·元稹传》:“彼 赵高,刑餘之人,傅之以残忍戕贼之术,日恣睢,天下之人未尽愚,而 亥 不能分马鹿矣。”
⒉ 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 东北、内蒙、西藏 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鹿》。
引沉凯 《古玛河春晓》第五章:“离他不到二十步远的水边,站着一头肥壮的马鹿,摇晃着一对美的盘杈大角。”
⒊ 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
引《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教者马鹿,学者亦马鹿。”
瞿秋白 《乱弹·小白龙》:“如此之爱国主义,如此之国家主义,如此之马鹿。”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马鹿!’留一撮撮小胡子的 森田,也踱出来,站在一边,瞪着眼睛,帮着 韩老六 斥骂 郭全海。”
相关词语
- mín jiā民家
- mì xiàng秘象
- míng kè铭刻
- mò fan磨烦
- mǎo jìn er铆劲儿
- mù gàn niǎo qī木干鸟栖
- miàn shú面熟
- mǎ kǎi马铠
- mò huì默会
- mí xī迷奚
- méi tóu bù zhǎn眉头不展
- mǎ chǎng马厂
- mò jiǎn末简
- mái liàn埋殓
- miǎn yù勉喻
- mù qún牧羣
- méi táo shèng没淘剩
- mài běn卖畚
- mì cì密赐
- mǎ hǎi máo马海毛
- mìng bó命薄
- mó xiāo摹肖
- mò sì zǐ suān没食子酸
- mí hào糜耗
- mào jiè懋戒
- mù lèi慕类
- mí hún jú迷魂局
- mì jìng谧静
- mài kē卖科
- mǎn bù满布
- méi huā shí梅花石
- míng yuē名约
- míng zuò冥坐
- mén chā guān门插关
- mà chā杩叉
- mèn luàn闷乱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mǐn zhì敏智
- mí àn迷暗
- měi xiáng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