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
拼音bān zhú
注音ㄅㄢ ㄓㄨˊ
繁体斑竹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斑竹[ bān zhú ]
⒈ 也叫“湘妃竹”。一种茎部有紫褐斑点的竹子,用于制作笔杆、拐杖及饰物。
例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英mottled bamboo;
引证解释
⒈ 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引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尧 之二女, 舜 之二妃,曰 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见 湘妃 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送别》曲:“白玉连环,斑竹阑干,回首泪偷弹。”
毛泽东 《答友人》诗:“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⒉ 指斑竹所制的手杖。
引元 柯丹邱 《荆钗记·启媒》:“软红泥踏青时候,试躡青鞋,慢拖斑竹,去寻良友。”
国语辞典
斑竹[ bān zhú ]
⒈ 植物名。皮有紫黑色的斑纹,茎可制成装饰品、手杖、笔杆等。相传舜死后,其二妃娥皇、女英因思帝伤痛,泪沾湘江畔上的竹子,使竹尽成斑,故称为「斑竹」。
英语mottled bamboo
法语bambou tacheté
相关词语
- bù chǐ不齿
- bù lǎo shào不老少
- bǐ cái笔才
- bāo zhuāng包装
- bì zhào碧照
- biàn ān徧安
- bǎn yǐn阪尹
- bái lù bì白鹿币
-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
- bó bái襮白
-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
-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
- bǐ tè比特
-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
- bǎi mèi百媚
-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
-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
- bō nà波那
-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
-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
-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
- bái jiǎo白角
- bīng xī冰溪
-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
- bǎi shì摆饰
-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
-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
- bīng jìng冰竞
-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
- bèi ān qián备安钱
-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
- bǔ suì卜岁
- běi shān北山
- bó pó伯婆
-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
- biàn yǔ遍宇
- bān cáo班曹
- běn fǎ本法
-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
- bì nì嬖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