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
拼音èr bó
注音ㄦˋ ㄅㄛˊ
繁体二伯
词语解释
二伯[ èr bó ]
⒈ 指周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重臣周公和召公。指齐桓公·晋文公两位霸主。指周文王与齐桓公。
引证解释
⒈ 指 周 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重臣 周公 和 召公。
引《孔丛子·居卫》:“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之二伯。”
《礼记·王制》:“八伯各以其属,属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
郑玄 注:“自 陕 以东, 周公 主之,自 陕 以西, 召公 主之。”
宋 王安石 《对难》:“成王 之王天下也,尊二伯,诛二叔。”
⒉ 指 齐桓公 晋文公 两位霸主。
引《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
范宁 注:“二伯,谓 齐桓 晋文。”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重耳 任五贤, 小白 相射鉤。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讎?”
⒊ 指 周文王 与 齐桓公。
引《晋书·石勒载记上》:“昔 周文 以三分之重,犹服事 殷朝 ; 小白 居一匡之盛,而尊崇 周室。况国家道隆 殷 周,孤德卑二伯哉!”
国语辞典
二伯[ èr bà ]
⒈ 春秋时齐桓公和晋文公二位霸主。
引《谷梁传·隐公八年》:「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
《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二伯之后,寖以陵夷。」
二伯[ èr bó ]
⒈ 周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大臣周公和召公。
引《礼记·王制》:「分天下,以为 左右,曰二伯。」
⒉ 称谓。称父亲的第二个哥哥。
⒊ 称谓。称丈夫的第二个哥哥。
同音词
相关词语
- è qīn鄂衾
- ēn jì恩纪
- è yī shū shí恶衣蔬食
- ěr kuài耳快
- è lǜ萼緑
- ěr gòu耳垢
- ér yǔ儿语
- ěr mù耳目
- èr xiáng二祥
- ēn wēi bìng jì恩威并济
- è zhī shí恶知识
- ēn tái恩台
- é qǐng俄顷
- èr jiǎ二贾
- èr xuán二玄
- èr nán二难
- è wàn扼捥
- èr nài二柰
- èr lán二蓝
- ér nǚ yīng xióng zhuàn儿女英雄传
- èr bù léng dēng二不棱登
- é guǎn鹅管
- ér lún輀轮
- è è崿崿
- ér jù儿剧
- è sè恶色
- èr zhì二至
- èr liú zǐ二流子
- è jiǔ恶酒
- é shòu讹兽
- è wǔ噩迕
- èr shuǐ二水
- é hú zhī huì鹅湖之会
- è zhì鹗跱
- é lí鹅梨
- ěr bìn sī mó耳鬓撕磨
- èr jùn二俊
- ěr dāng耳珰
- é cuì鹅毳
- é guǎn yù鹅管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