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庭
拼音bù tíng
注音ㄅㄨˋ ㄊ一ㄥˊ
繁体不庭
词语解释
不庭[ bù tíng ]
⒈ 不朝于王庭者;不朝于王庭。无道;叛逆。不出门庭。
引证解释
⒈ 不朝于王庭者;不朝于王庭。
引《左传·隐公十年》:“以王命讨不庭。”
杜预 注:“下之事上皆成礼於庭中。”
杨伯峻 注:“庭,动词,朝于朝庭也。九年《传》云‘ 宋公 不王’故此云以讨不庭。此不庭为名词,义为不庭之国。”
《汉书·赵充国传》:“鬼方 宾服,罔有不庭。”
颜师古 注:“庭,来帝庭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於是内修政事,外讨不庭,而復有 文、武 之境土。”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当 尧 时, 三苗 不庭,遏絶其世,窜之 三危,其遗种尚在。”
⒉ 无道;叛逆。
引《诗·大雅·韩奕》:“榦不庭方,此佐戎辟。”
毛 传:“庭,直也。”
《国语·周语中》:“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韦昭 注:“庭,直也。虞,度也。不直,犹不道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昔吾前王有不庭之臣,以能遂疑计,不陷於大难。”
《明史·西域传一·吐鲁番》:“事干国体,不可不慎。况此贼倔强无礼,久蓄不庭之心。”
陈毅 《和郭副司令并呈朱总司令以志其亲临南线之快》:“首夏清和花事残,为讨不庭向 江 南。”
⒊ 不出门庭。一说,庭当读为“逞”。不逞,不快。见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庄子》。
引《庄子·山木》:“庄周 反入,三月不庭。”
国语辞典
不庭[ bù tíng ]
⒈ 不朝于王庭,指背叛的诸侯不来朝贡。晋·杜预·注:「下之事上皆成礼于庭中。」也作「不亭」。
引《左传·隐公十年》:「以王命讨不庭。」
⒉ 不直。也作「不亭」、「弗庭」。
相关词语
- bù lǎo shào不老少
- běn fǎ本法
- bù chǐ不齿
- bái jiǎo白角
- běi shān北山
- biàn yǔ遍宇
- bì nì嬖昵
-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
- bāo zhuāng包装
-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
-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
-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
- bó pó伯婆
- bǔ suì卜岁
- bó bái襮白
- bō nà波那
-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
- bān cáo班曹
-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
-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
- bái lù bì白鹿币
- biàn ān徧安
-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
-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
- bīng xī冰溪
-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
-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
-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
-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
- bǎn yǐn阪尹
- bì zhào碧照
- bǐ tè比特
-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
- bǎi shì摆饰
-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
- bǐ cái笔才
- bīng jìng冰竞
- bèi ān qián备安钱
- bǎi mèi百媚
-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