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理
拼音mài lǐ
注音ㄇㄞˋ ㄌ一ˇ
繁体脈理
词语解释
脉理[ mài lǐ ]
⒈ 亦作“脉理”。
⒉ 脉搏的状态。
⒊ 医道;医术。
⒋ 至理。
⒌ 泛指条理或纹理。亦指某种脉络。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脉理”。
⒉ 脉搏的状态。
引汉 桓宽 《盐铁论·轻重》:“夫拙医不知脉理之腠,血气之分,妄刺而无益於疾,伤肌肤而已矣。”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妻稍差,百餘日復动,更呼 佗。佗 曰:‘脉理如前,是两胎。’”
⒊ 医道;医术。
引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子但言脉理入微,盍与之良药,以復元气。”
《红楼梦》第一〇九回:“刚纔大夫説是气恼所致。你是知道的,谁敢给我气受,这不是那大夫脉理平常么?”
⒋ 至理。
引宋 叶适 《朝请大夫沉公墓志铭》:“心为范防,物为经制,脉理灌输,而不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
⒌ 泛指条理或纹理。亦指某种脉络。
引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巡行四瀆,与 益 夔 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
唐 黄滔 《御试良弓献问赋》:“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金龙砚》:“细视之,则石面脉理深青色,盘络如柏枝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珊瑚鉤﹞其干天然弯曲,脉理分明。”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七章:“﹝ 尚炯 ﹞心里说:‘瞧,他们在打仗上有经验,跟举人、进士们打交道还是第一遭,对这些人的脉理乍然还摸不清呢。’”
国语辞典
脉理[ mài lǐ ]
⒈ 脉搏的状态。
引《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华佗传》:「脉理如前,是两胎。先生者去,血多,故后儿不得出也。」
⒉ 纹理。
引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
相关词语
- mì xiàng秘象
- mù lèi慕类
- mài kē卖科
- mǎo jìn er铆劲儿
- mèn luàn闷乱
- mǎ hǎi máo马海毛
- mò jiǎn末简
- mǎn bù满布
- mí àn迷暗
- mǎ chǎng马厂
- mò fan磨烦
- mù gàn niǎo qī木干鸟栖
- míng zuò冥坐
- mí xī迷奚
- mò huì默会
- mǎ kǎi马铠
- mì jìng谧静
- mí hào糜耗
- mà chā杩叉
- mìng bó命薄
- mài běn卖畚
- mò sì zǐ suān没食子酸
- měi xiáng美祥
- miǎn yù勉喻
- mào jiè懋戒
- miàn shú面熟
- míng kè铭刻
- mǐn zhì敏智
- mù qún牧羣
- mín jiā民家
- míng yuē名约
- méi táo shèng没淘剩
- mén chā guān门插关
- méi huā shí梅花石
- méi tóu bù zhǎn眉头不展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mái liàn埋殓
- mó xiāo摹肖
- mí hún jú迷魂局
- mì cì密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