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
拼音zhuàn shū
注音ㄓㄨㄢˋ ㄕㄨ
繁体篆書
词语解释
篆书[ zhuàn shū ]
⒈ 汉语字体之一。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即金文,又称镏书;小篆为秦统一后规定的书体写法。
英seal character;
引证解释
⒈ 大篆小篆的统称。
引明 王鏊 《震泽长语·字学》:“集篆书《金刚经》备诸体,虽未必尽然,亦可见歷代书法之变。”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小书斋的门额上有篆书‘养心斋’三个大字的横匾。”
⒉ 写篆字。
引唐 韩愈 《<科斗书>后记》:“於时, 李监 阳冰 独能篆书。”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天下太平四字》:“闻 阮云臺 师在相位时,每於岁除前,用 松江 花绢方牋篆书‘天下太平’,字如 秦 汉 瓦当体,分貽知好。”
⒊ 即小篆。 王莽 时六体书之一。
引《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书。”
《晋书·卫恒传》:“王莽 时,使司空 甄丰 校文字部,改定古文,復有六书……三曰篆书, 秦 篆书也。”
国语辞典
篆书[ zhuàn shū ]
⒈ 书体名:(1) 广义的篆书,是指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及小篆等;狭义的篆书则指大篆及小篆。相传大篆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小篆为李斯取史籀大篆省改而成。现今所称的篆书,则多指小篆而言。(2) 王莽时六书之一,即小篆。
相关词语
- zhì zé治择
- zuò fǎn作反
- zhēn shén甄神
- zhōng líng忠灵
- zhà yá炸牙
- zài jī再朞
- zhā zǐ查滓
-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这山望着那山高
- zhōng zhí钟值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
- zuì háo醉毫
- zōng gōng宗工
- zào yáo shēng fēi造谣生非
- zuǒ xíng左行
- zhèng zhī正支
- zhòu niǎo噣鸟
- zòu míng奏明
- zhēn shuǎng贞爽
- zǔ zǔ sūn sūn祖祖孙孙
- zhàn róng战容
- zuò dà作大
- zhōng wài hé zī jīng yíng qǐ y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zhòng xīng huán jí众星环极
- zhēn zhì贞质
- zī huàn资宦
- zhuì zhào缀兆
- zhé jiǎn折简
- zhī jìn néng suǒ知尽能索
- zǐ mèi huā姊妹花
- zhǎng zhí掌执
- zǐ wài xiàn紫外线
- zǎo shù澡潄
- zhōng xiāo wǔ中宵舞
- zhī zhí祗直
- zhān zhūn邅迍
- zāo gāo糟糕
- zì shì自释
- zhì wén制文
- zhēng yī kǒu qì争一口气
- zhuō sè拙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