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噬
拼音fǎn shì
注音ㄈㄢˇ ㄕˋ
繁体反噬
词语解释
反噬[ fǎn shì ]
⒈ 〈书〉反咬。
引证解释
⒈ 反咬一口。
引《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北魏 温子昇 《印山寺碑》:“蜂蠆有毒,豺狼反噬。”
⒉ 比喻背叛。
引《晋书·张轨传》:“祚(张祚 )既震惧,又虑 擢(王擢 )反噬。”
《南齐书·江谧传》:“犯上之跡既彰,反噬之情已著。”
唐 张九龄 《勅幽州节度张守珪书》:“顷者,慰抚降虏,每事优给,而终不知恩,惟图反噬。”
《旧唐书·仆固怀恩李怀光等传论》:“僕固怀思、李怀光,咸以勇力,有劳王家,为臣不终,遂行反噬,其罪大矣。”
⒊ 比喻受人之惠,反加陷害。
引宋 陆游 《书包明事》:“方 岐公 贵时,所荐达士大夫多矣,至其失势,不反噬以媚权门者几人?”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此皆 坡 素交,而其后反噬者也。”
⒋ 比喻罪犯诬指检举人为同谋。亦泛指自己办了坏事反而诬陷别人。
引清 昭槤 《啸亭杂录·赵护卫》:“邸中有护卫 双爱 者,出境滋事,先人劾之, 爱 因反噬为奉先人命者,而引护卫为证。”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近来有些人,凡是自己善于在暗中播弄鼓动的,一看见别人明白质直的言动,便往往反噬他是播弄和鼓动,是某党,是某系。”
国语辞典
反噬[ fǎn shì ]
⒈ 反咬一口。比喻谋害有恩于己的人,恩将仇报。
引《新唐书·卷一九三·忠义传下·蔡廷玉传》:「一曰赵、魏反噬,公乃沸鼎鱼耳。」
⒉ 犯罪者诬告检举人为同谋。
同音词
相关词语
- fēng léi风雷
- fān yuè翻跃
- fēng chù风搐
- fú zhōng浮钟
- fán róng fù qiáng繁荣富强
- fēi dié飞碟
- fèng huáng zhú凤凰竹
- fú lún扶轮
- fēi zhì蜚蛭
- fēi yì非意
- fāng shèn方慎
- fàng zhú放逐
- fèi jiǎng费讲
- fēng chuí yún sàn风吹云散
- fá qì伐器
- fù yuè覆阅
- fǎ táng法堂
- fù shì复试
- fǔ yǎng wú kuì俯仰无愧
- fó chǐ佛齿
- fǔ pí腐皮
- fàn fú泛浮
- fěng sòng讽诵
- fēi yáo飞謡
- fēng huí lù zhuǎn峰回路转
- fēng xíng风行
-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抗礼
- fén shān坟埏
- fèi chóu沸稠
- fá mò罚没
- fù ěr shè shēng附耳射声
- fèn sāng忿丧
- fēi jīng飞精
- fēi zhōu非洲
- fēng qīng风清
- fēi lái fēi qù飞来飞去
- fēi dí飞镝
- fāng chuí方垂
- fán zhǐ繁祉
- fāng děng shēng方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