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
拼音shí kè
注音ㄕˊ ㄎㄜˋ
繁体石刻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石刻[ shí kè ]
⒈ 刻着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
英carved stone;
⒉ 石碑或其石制品上面刻的文字、图画。
英stone inscription;
引证解释
⒈ 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亦指上面所刻字画的拓本。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作 琅邪臺,立石刻,颂 秦 德,明得意。”
宋 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丝。”
金 元好问 《济南杂诗》之五:“石刻烧残讌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读书台》:“济南 近有人耕田间,掘得‘读书臺’三字石刻。”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宋 人的《唐风图》和《耕织图》,现在还可找到印本和石刻。”
⒉ 镌雕石制品。
引《人民日报》1959.9.19:“有些技艺精湛的石刻艺人,只能背上几块石头,天涯海角到处流浪。”
国语辞典
石刻[ shí kè ]
⒈ 刻有文字或图画的碑碣、崖壁等。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金·元好问〈济南杂诗〉:「石刻烧残䜩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
英语stone inscription, carved stone
德语Steinschnitzerei, Steingravur (S)
法语gravure, inscription en pierre, pierre taillée
相关词语
-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
- shū miǎo殊邈
- shēng xuán生旋
- sūn sūn孙孙
-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
- sī huà司化
- shí xián时贤
- sǎ xiù洒绣
-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
- shù jí束棘
- shēn tǎo申讨
- shěng yuē省约
- shuāng lín霜林
- shé jīn guō折巾郭
- shì wěi世伪
- shī miù失谬
- shēng qì升气
- shí xiàng识相
- sǒng jiàn竦健
- shì yǒu势友
-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
- shī cè失策
-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
- shū huǎn舒缓
- shōu shā收煞
- shān méi山眉
- sì yuán四垣
- suì wēi遂威
-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
- shuāng lòu霜漏
-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
- shí shú识熟
- shū máng输芒
-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
-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
- shēng cái生材
- shì wǔ士伍
-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
- sī xì私系
-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