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肩
拼音pī jiān
注音ㄆ一 ㄐ一ㄢ
繁体披肩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披肩[ pī jiān ]
⒈ 用织物或毛皮制成的各种不同长度的无袖外衣。
英cape;
⒉ 裘皮或布制的披在肩上的服饰。
英tippet;
引证解释
⒈ 披于肩上。
引唐 杜荀鹤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诗:“念珠在手隳禪衲,禪衲披肩怀念珠。”
⒉ 旧时服饰名。
引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披肩,貂鼠製一圆圈,高六七寸不等,大如帽,两傍各製貂皮二长方,毛向里至耳,即用鉤带斜挂於官帽之后山子上。”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披肩》:“披肩为文武大小品官衣大礼服时所用,加於项,覆於肩,形如菱,上绣蟒。八旗命妇亦有之。”
⒊ 今泛指披在肩上的服饰。特指妇女披在上身的一种无袖短外衣。
⒋ 医疗器具名。
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器具总论》:“披肩者,用熟牛皮一块,长五寸,宽三寸,两头各开二孔,夹於伤处,以棉绳穿之,紧紧缚定,较之木板稍觉柔活。”
国语辞典
披肩[ pī jiān ]
⒈ 披搭在肩上的服饰。
⒉ 清代文武官员披在大礼服上的肩挂。
引清·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披肩》:「披肩为文武大小品官衣大礼服时所用,加于顶,覆于肩,形如菱,上绣蟒,八旗命妇亦有之。」
英语cape, shawl, (of long hair) to trail over one's shoulders
德语Pelerine (S)
法语châle, cape
相关词语
- pī dòu批斗
- píng yāo凭妖
- píng mín平民
- pú zī蒲姿
- pí qiè皮箧
- pāo fèi抛废
- pái tuī排推
- píng fú屏伏
- pēn guàn喷灌
- pēng rèn亨饪
- pǐn huì品汇
- pī ruǎn纰软
- píng yǐn屏隐
- piāo zhuì飘坠
- pōu xī剖悉
- pèng qiǎo碰巧
- pò yì破译
- pái zhǎng排长
- píng chí軿驰
- pà yǎng shù怕痒树
- piāo líng飘泠
- pái niē排捏
- páo xiū庖羞
- píng shēng jìng qì屏声静气
- péng tóu朋头
- píng fáng平房
- píng chú平处
- píng shī平施
- pò pò洦洦
- pò duǒ破朵
- pī máo suǒ yǎn披毛索靥
- píng ān jiào平安醮
- pāo chú抛除
- pí zhài疲瘵
- pān fù攀傅
- pōu xī剖析
- pín ní贫尼
- pì měi媲美
- píng yáng dì平洋地
- pī wù披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