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曹
拼音yí cáo
注音一ˊ ㄘㄠˊ
繁体儀曹
词语解释
仪曹[ yí cáo ]
⒈ 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⒉ 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⒊ 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引证解释
⒈ 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 三国 魏,晋 沿之。 南朝 时为祠部属官。 北魏 为仪曹尚书, 北齐 仪曹属殿中尚书。 隋 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 炀帝 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 唐 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⒉ 唐 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引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比参密命,弘益既多,乃贰仪曹,升擢惟允。”
宋 陆游 《跋<出疆行程>》:“予在仪曹,与之同廊。”
明 李东阳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之三:“瀛洲 无地不登仙,吏省仪曹次第迁。”
⒊ 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高公轩 者, 宣仁 之疎族也。
引政和 末,为 沧州 仪曹。”
国语辞典
仪曹[ yí cáo ]
⒈ 职官名。三国魏时始设立,掌吉凶礼制,唐代以后废止。
相关词语
- yōu jì幽迹
- yì huì翳薉
- yè yè业业
- yán biǎn严褊
- yōu jù忧惧
- yí è颐腭
- yì zhì意志
- yìng chè映彻
- yī shān lán lǚ衣衫褴褛
- yù zhī预支
- yī fāng一方
- yí zān zhuì ěr遗簪坠珥
- yūn méi yuē bìn晕眉约鬓
- yī yán shī一言诗
- yù è遇厄
- yán jiàn言谏
- yáng lù阳禄
- yùn yì运役
- yǐn chǔ隐处
- yān zhào燕赵
- yòu yàn侑宴
- yī shuǐ ér一水儿
- yí chuán xué遗传学
- yóu lǐ由礼
- yǐ quē fā shēng qì乙炔发生器
- yín zhēn银针
- yì fēi羿妃
- yú jiǎo隅角
- yíng mǎn盈满
- yì xiàng意向
- yōu lì优隶
- yóu yù游誉
- yōng dé庸德
- yīng zuǐ鹰嘴
- yǎn jié偃节
- yǔn tiē允帖
- yuān hēi渊黑
- yào rǎng要壤
- yú yán舆言
- yì qí抑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