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典
拼音lìng diǎn
注音ㄌ一ㄥˋ ㄉ一ㄢˇ
繁体令典
词语解释
令典[ lìng diǎn ]
⒈ 好的典章法度。
⒉ 泛指宪章法令。
⒊ 指美好的典礼、仪式。
⒋ 指垂范后世的典籍。
引证解释
⒈ 好的典章法度。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 为宰,择 楚国 之令典。”
杨伯峻 注:“令典谓礼法政令之善者。”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择皇 齐 之令典,致声化於雍熙。”
⒉ 泛指宪章法令。
引《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於令典。”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
清 载泽 等《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摺》:“宜取各国地方自治制度,择其尤便者,酌订专书,著为令典,尅日颁发,各省督抚,分别照行,限期蕆事。”
⒊ 指美好的典礼、仪式。
引宋 秦观 《代贺皇太妃受册表》:“举令典於宫闈,溢欢声於方夏。”
⒋ 指垂范后世的典籍。
引汉 荀悦 《<汉纪>序》:“昔 晋 之《乘》、 楚 之《檮杌》、 鲁 之《春秋》、 虞 夏 商 周 之书,其揆一也,皆古之令典,立之则成其法,弃之则坠於地。”
国语辞典
令典[ lìng diǎn ]
⒈ 好的典章法度。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
南朝齐·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并序〉:「择皇齐之令典,致声化于雍熙。」
⒉ 泛指法令。
引《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于令典。」
唐·刘禹锡〈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刬之,壹出乎令典。」
相关词语
- lù xíng鹭行
- lì duān利端
- liǎng jiǎo jū jiān两脚居间
- luán zī鸾姿
- lù chū路出
- liàn yì炼意
- lā fǎ gé拉法格
- lì jiào立教
- liè quán冽泉
- líng yáng麢羊
- lè bì勒毕
- lái huì来会
- líng xī灵夕
- lù lín hǎo hàn绿林好汉
- lè wán乐玩
- lǎo diāo老雕
- lù liáng fàng sì陆梁放肆
- làn cháng烂肠
- lí wù黎物
- lǐng yīn岭阴
- lí zòng离纵
- liè yè烈业
- lǎn zhū揽诸
- lù mǎ路马
- lǐ shàn lán李善兰
- lǐ shē níng jiǎn礼奢宁俭
- lǜ gé shī律格诗
- lì shí立石
- lín cǎi鳞彩
- lèi dǐ xià chā chái肋底下插柴
- léi hōng diàn zhuǎn雷轰电转
- lì yuè丽月
- liào zhàng料帐
- lì zhǔ丽瞩
- lún dūn dì xià tiě dào伦敦地下铁道
- lóng shēn龙身
- lǚ jù吕巨
- liè yíng列营
- luán yí wèi銮仪卫
- lù dòng鹿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