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
拼音zhǐ guān
注音ㄓˇ ㄍㄨㄢ
繁体止觀
词语解释
止观[ zhǐ guān ]
⒈ 停下来观看。佛教修行法门之一。“止”为梵文Samatha(奢摩他)的意译,意为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观”为梵文“毗钵舍那”的意译,意为在“止”的基础上发生智慧,辨清事理。佛教主张通过“止观”即可“悟”到“性空”而成佛。
引证解释
⒈ 停下来观看。
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王 与 齐 仇也,筑 武宫。謳 癸 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
⒉ 佛教修行法门之一。“止”为梵文(奢摩他)的意译,意为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观”为梵文(毗钵舍那)的意译,意为在“止”的基础上发生智慧,辨清事理。佛教主张通过“止观”即可“悟”到“性空”而成佛。 中国 佛教天台宗创始人 智顗 著有《摩诃止观》、《童蒙止观》等书。
引《法苑珠林》卷一〇一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齐 鄴 西 龙山 云门寺 释 僧稠 姓 孙,元出 昌黎 ……初从 道房禪师 受习止观。”
唐 杜甫 《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诗:“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夫 思大 乃 天台 智者,本师亲受三种《止观》。”
国语辞典
止观[ zhǐ guān ]
⒈ 佛教修行者悟道、入道的二个主要方法。止指一种平静、清楚而不会受到搅乱的心灵状态;能给心更大的洞识力,是修观所不可或缺的。观指对存在的一切物质或精神现象,以无常、苦、空和无我等来观察事物的本性真实差别。止使心从杂染和内在的障碍中解脱;观使修行者入圣流并解脱成佛。
引〈六门教授习定论〉:「名一二分定者,或时但有寂处而无罪观;或有众观而非寂处;或时俱有,应知即是止观双运。」
相关词语
- zhì wén制文
- zāo gāo糟糕
- zhé jiǎn折简
- zhòng xīng huán jí众星环极
- zhì zé治择
- zǐ mèi huā姊妹花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
- zhī zhí祗直
- zhèng zhī正支
- zhōng líng忠灵
- zī huàn资宦
- zuò dà作大
- zhēn shuǎng贞爽
- zì shì自释
- zào yáo shēng fēi造谣生非
- zhuì zhào缀兆
-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这山望着那山高
- zhàn róng战容
- zǎo shù澡潄
- zhā zǐ查滓
- zhēng yī kǒu qì争一口气
- zuò fǎn作反
- zōng gōng宗工
- zhōng zhí钟值
- zuì háo醉毫
- zhōng wài hé zī jīng yíng qǐ y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zhòu niǎo噣鸟
- zǔ zǔ sūn sūn祖祖孙孙
- zhōng xiāo wǔ中宵舞
- zhān zhūn邅迍
- zhēn shén甄神
- zuǒ xíng左行
- zòu míng奏明
- zài jī再朞
- zhēn zhì贞质
- zhà yá炸牙
- zhī jìn néng suǒ知尽能索
- zǐ wài xiàn紫外线
- zhuō sè拙涩
- zhǎng zhí掌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