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君
拼音xiàn jūn
注音ㄒ一ㄢˋ ㄐㄨㄣ
繁体縣君
词语解释
县君[ xiàn jūn ]
⒈ 古代妇人封号。晋已有此称。唐制,五品母妻为“县君”。宋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元制与唐制同。明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
⒉ 命妇的通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妇人封号。 晋 已有此称。 唐 制,五品母妻为“县君”。 宋 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 元 制与 唐 制同。 明 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
引《晋书·后妃传上·宣穆张皇后》:“魏 正始 八年崩,时年五十九,葬 洛阳 高原陵,追赠 广平县君。”
唐 韩愈 《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母曰 太原县君。”
宋 王明清 《春娘传》:“太守谓 玉 曰:‘汝今为县君矣,何以报我?’”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室人》:“﹝ 宋 ﹞ 政和 中,改郡县君号为七等……县君为室人、安人、孺人。”
⒉ 命妇的通称。
引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鶯鶯 已是县君, 君瑞 是玉堂学士。”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若是得了官呵!金冠霞帔,駟马高车,你便是夫人县君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我县君即是街南 赵大夫 的妻室。”
国语辞典
县君[ xiàn jūn ]
⒈ 妇人的封号。始于晋朝,唐朝时封五品官母、妻为「县君」,宋、元沿置。至明清两朝为宗室女子的称号,位次于郡主、县主。在小说中多为高级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通称。
引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我若得了官,你便是夫人县君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官人既然与县君往来,须办些寿礼去与县君作贺。」
相关词语
- xíng yín shī rén行吟诗人
- xìn chàng衅鬯
- xuè sì血祀
- xī yóu bǔ西游补
- xīng lì星历
- xuán qián zhuǎn kūn旋干转坤
- xiù lì秀立
- xún jiū寻究
- xuán yǒng悬涌
- xiǎo míng jiā小名家
- xùn xiá训狎
- xiāng huáng qí厢黄旗
- xīng huò pù星货铺
- xū jǐng墟井
- xīn xīn昕昕
- xuān zhèn宣振
- xié chén谐臣
- xuán jiàn玄鉴
- xiāo zú骁卒
- xuán héng璇衡
- xiè bù谢步
- xiāng lì相丽
- xià gōng fū下工夫
- xuè yù血郁
- xié fù谐附
- xié zhēn鲑珍
- xún gēng巡耕
- xīn qìng欣庆
- xuān mù儇目
- xiáng lì祥历
- xìn cì信次
- xiū bǎo休宝
- xún mì询觅
- xíng bù lǚ wēi行不履危
- xí bù xiá nuǎn席不暇暖
- xiào càn笑粲
- xǐ xīn洗心
- xiē pāi歇拍
- xiě wàng写望
- xiān yì鲜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