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毗狸的意思

pí lí

毗狸


拼音pí lí

注音ㄆ一ˊ ㄌ一ˊ

繁体毗貍

词语解释

毗狸[ pí lí ]

⒈ 亦作“毗狸”。亦作“毗离”。

⒉ 契丹语译音。即黄鼠。形似大家鼠,体棕黄色,眼大,较突出。群栖于干燥的草原地区,遍布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和西北。其毛皮可利用。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毗离”。亦作“毘貍”。 契丹 语译音。即黄鼠。形似大家鼠,体棕黄色,眼大,较突出。群栖于干燥的草原地区,遍布我国 东北、内蒙古、华北 和 西北。其毛皮可利用。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契丹国 产毘貍,形类大鼠而足短,极肥,其国以为殊味。穴地取之,以供国主之膳,自公、相下,不可得而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北令邦》:“《续挥犀》载 刁约 使 契丹,戏为诗云‘……饯行三匹裂,密赐十毗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辽 重毗离,亦曰‘毗令邦’,即 宣化 黄鼠, 明 人尚重之,今亦不重矣。”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