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帖
拼音rǔ tiē
注音ㄖㄨˇ ㄊ一ㄝ
繁体汝帖
词语解释
汝帖[ rǔ tiē ]
⒈ 法帖名。宋大观中,汝州守王寀采择潭、绛、泉帖中之最优者,荟萃成文,分为十二卷,刻石置于汝州望嵩楼中。明末兵乱,楼焚碑残。清顺治七年(1650年)巡道范承祖重新修葺,并加诗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园古轩壁中。道光十八年(1838年)州守白明义见所存文漫漶不复识,自洛阳贴得汝帖原拓一部,重摹诸石,仍藏左轩壁中。此帖计有金石文八种,秦、汉、三国字体五种,六朝帝王书三十引,魏晋九人书以及王羲之十帖、南唐十臣、唐三朝帝后四书和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贺知章、李后主、吴越王俶等七十余家书法手迹,字数虽不甚多,但真草隶篆无所不包。向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现存河南省临汝县文化馆。
引证解释
⒈ 法帖名。 宋 大观 中, 汝州 守 王寀 采择 潭、绛、泉 帖中之最优者,荟萃成文,分为十二卷,刻石置于 汝州 望嵩楼 中。 明 末兵乱,楼焚碑残。 清 顺治 七年(1650年)巡道 范承祖 重新修葺,并加诗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园古轩壁中。 道光 十八年(1838年)州守 白明义 见所存文漫漶不复识,自 洛阳 贴得 汝 帖原拓一部,重摹诸石,仍藏左轩壁中。此帖计有金石文八种, 秦、汉、三国 字体五种,六朝帝王书三十引, 魏 晋 九人书以及 王羲之 十帖、 南唐 十臣、 唐 三朝帝后四书和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贺知章、李后主、吴越王 俶 等七十余家书法手迹,字数虽不甚多,但真草隶篆无所不包。向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现存 河南省 临汝县 文化馆。
同音词
相关词语
- ruǎn jiān软监
- ruò shū若淑
- ruì zhī叡知
- rú xīn如新
- rèn láo任劳
- rù nèi入内
- réng shì仍是
- róu qíng mèi tài柔情媚态
- rùn wén润文
- rèn què认确
- rù tǔ入土
- róng xiù容臭
- rào téng绕腾
- rào diàn léi遶殿雷
- ròu péng jiǔ yǒu肉朋酒友
- ruì yè瑞叶
- rěn guǎn忍管
- rú quàn繻券
- ruǎn róu róu软柔柔
- rǔ tóu乳头
- rè nào热闹
- ráo sàn桡散
- rén miàn人面
- rèn xìng韧性
- ròu fǔ肉脯
- rèn biàn任便
- róu shēn柔伸
- rén háo人豪
- róng chàng荣畅
- róng guàn融贯
- rì yòng日佣
- rén lì人吏
- rén shēn人身
- róu chéng柔承
- rùn shì润饰
- rěn wén稔闻
- rù zǐ入梓
- róu zhǒng柔种
- rì zá日杂
- ruǎn yīn软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