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
拼音xī rǎng
注音ㄒ一 ㄖㄤˇ
繁体息壤
词语解释
息壤[ xī rǎng ]
⒈ 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唐柳宗元《天对》:“盗堙息壤,招帝震怒。”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一说指沃土。
⒉ 泛指泥土。
⒊ 栖止之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引《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 鯀 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郭璞 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唐 柳宗元 《天对》:“盗堙息壤,招帝震怒。”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
一说指沃土。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息壤辩》:“《山海经》所云‘ 鯀 窃帝之息壤’,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
⒉ 泛指泥土。
引唐 刘禹锡 《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序:“斧凡材,畚息壤,而清溪翠巖森立坌来。”
⒊ 栖止之地。
引清 龚自珍 《桐君仙人招隐歌》:“两家息壤殊不远, 江 东 浙 东一棹堪洄沿。”
林之夏 《干宝到杭翌日适余生日同泛西湖》诗:“戎马频年期息壤,风尘随地有迷津。”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湖南 衡山 人 陈范 梦坡,以 江西 退职州官求息壤于 上海,因买收此报,继续营业。”
国语辞典
息壤[ xí rǎng ]
⒈ 平坦肥沃,能自生长而永不耗减的土壤。
引《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
晋·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五·息壤辩》:「山海经所云鲧窃帝之息壤,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 曰息壤。」
⒉ 地名。秦邑。战国时,秦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茂恐武王悔,与其于息壤盟约。后遂以息壤指信守盟约而不渝。
相关词语
- xún mì询觅
- xíng bù lǚ wēi行不履危
- xún jiū寻究
- xuán jiàn玄鉴
- xīn xīn昕昕
- xiū bǎo休宝
- xuán yǒng悬涌
- xuè sì血祀
- xiè bù谢步
- xuān zhèn宣振
- xiān yì鲜异
- xuān mù儇目
- xùn xiá训狎
- xiào càn笑粲
- xīng huò pù星货铺
- xiāng lì相丽
- xī yóu bǔ西游补
- xuán qián zhuǎn kūn旋干转坤
- xíng yín shī rén行吟诗人
- xuè yù血郁
- xiáng lì祥历
- xún gēng巡耕
- xiē pāi歇拍
- xiù lì秀立
- xǐ xīn洗心
- xìn cì信次
- xiě wàng写望
- xìn chàng衅鬯
- xiǎo míng jiā小名家
- xí bù xiá nuǎn席不暇暖
- xié fù谐附
- xīn qìng欣庆
- xià gōng fū下工夫
- xié chén谐臣
- xiāo zú骁卒
- xū jǐng墟井
- xuán héng璇衡
- xiāng huáng qí厢黄旗
- xié zhēn鲑珍
- xīng lì星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