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学
拼音tiè xué
注音ㄊ一ㄝˋ ㄒㄩㄝˊ
繁体帖學
词语解释
帖学[ tiè xué ]
⒈ 研究考订法帖的源流和优劣、拓本的先后好坏以及书迹的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一门学问。以宗尚晋·王羲之、王献之以下诸帖的书派,与“碑学”相对。
引证解释
⒈ 研究考订法帖的源流和优劣、拓本的先后好坏以及书迹的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一门学问。
⒉ 以宗尚 晋 王羲之、王献之 以下诸帖的书派,与“碑学”相对。
引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尊碑》:“晋 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跡至 明 犹有存者,故 宋 元 明 人之为帖学宜也。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復覩,即 唐 人钩本,已等凤毛矣…… 道光 之后,碑学中兴,盖事势推迁,不能自已也。”
国语辞典
帖学[ tiè xué ]
⒈ 一种崇尚临帖的书派。由唐代的欧阳修、褚遂良临刻王羲之〈兰亭序〉首开其先。相对于 碑学而言。
⒉ 专门研究考订各种法帖的源流、时代、体制、优劣、真伪、内容等问题的学问。如宋桑世昌之〈兰亭考〉、黄伯思之〈法帖刊误〉、清王澍之〈淳化秘阁法帖考〉等,便是这方面的著作。
同音词
相关词语
- táo yì逃佚
- tuó tā橐他
-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
- tù yǐng兔颖
-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
- tào jiān套间
- táng zhèng棠政
- táo jūn陶均
- tǎ dūn塔墩
- tóng zhì同治
- tián sī sī甜丝丝
- tǔ fēng土蜂
- tuì qì退弃
- tuǐ shì腿事
- táo róng淘融
- tì jīng惕兢
-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
-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
- tóng shān铜山
- tǐ fǎng体访
- tà jī踏缉
- tān xiān贪憸
- tái gé抬阁
- tóng huǒ同夥
- tiān gòu天构
- tiān miào天庙
- tú nán图南
- téng yǐ藤椅
- tuō shì托事
- tòng jí痛疾
- táo zuì逃罪
- tiān jiǔ天九
- tán cáo檀槽
-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
- tián hú田胡
- tián chē田车
- tǎo kǒu zǐ讨口子
- tuí qiān颓迁
- tōng gǔ通谷
- tuí jiào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