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思理的意思

sī lǐ

思理


拼音sī lǐ

注音ㄙ ㄌ一ˇ

繁体思理

词语解释

思理[ sī lǐ ]

⒈ 思辨能力。

⒉ 犹思致。才思情致。

⒊ 犹构思。

⒋ 指构思设计的才智。

引证解释

⒈ 思辨能力。

《晋书·戴若思传》:“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庾道季 云:‘思理伦和,吾愧 康伯。’”

⒉ 犹思致。才思情致。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 王僧绰 ﹞好学,有思理,练悉朝典。”
胡三省 注:“思理,犹言思致也。”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昭代风雅,自不属此数公。若 刘伯 温之思理, 高季迪 之韵度……絶壁孤騫,无可攀躡。”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可知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

⒊ 犹构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⒋ 指构思设计的才智。

《北齐书·辛术传》:“与僕射 高隆之 共典营构 鄴都 宫室, 术 有思理,百工克济。”
《南齐书·刘休传》:“宋 末,上造指南车,以 休 有思理,使与 王僧虔 对共监试。”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