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杼
拼音tóu zhù
注音ㄊㄡˊ ㄓㄨˋ
繁体投杼
词语解释
投杼[ tóu zhù ]
⒈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曾参者,与曾子同名族,杀人。人告曾子之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也。’织自若。有顷,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子之贤,与母之信,而三人疑之,虽慈母不能信也。”后以“投杼”比喻谣言众多,动摇了对最亲近者的信心。织布。亦借指织女星。
引证解释
⒈ 后以“投杼”比喻谣言众多,动摇了对最亲近者的信心。
引《战国策·秦策二》:“昔者 曾子 处 费,费 人有 曾参 者,与 曾子 同名族,杀人。人告 曾子 之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之母曰:‘吾子不杀人也。’织自若。有顷,人又曰:‘ 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 曾参 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墻而走。夫以 曾子 之贤,与母之信,而三人疑之,虽慈母不能信也。”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今臣之贤不若 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 曾参 之母信 曾参 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
《北齐书·文襄帝纪》:“当是不逞之人,曲为无端之説,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
宋 孝宗 《复岳飞官封敕》:“会中原方议於櫜弓,而当路力成於投杼。”
明 何景明 《上杨邃庵书》:“夫谗言屡至,慈母投杼;浸渍之灌,可解胶漆。”
⒉ 织布。亦借指织女星。
引明 夏完淳 《七夕咏牛女》:“汉北有负軛,汉南有投杼。”
国语辞典
投杼[ tóu zhù ]
⒈ 杼,织布机上用来牵引纬线的器具。投杼指曾参母亲受惑于谣言,终疑曾子杀人,投杼逾墙而逃的故事。见也作「投杼之惑」、「投杼之疑」。
引《战国策·秦策二》。后比喻谣言众多,就连最亲信的人也会动摇坚定的信念。《史记·卷七一·樗里子甘茂传》:「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参之母信曾参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
相关词语
- tuí jiào颓教
- tián hú田胡
- tōng gǔ通谷
- tái gé抬阁
- tǔ fēng土蜂
- tì jīng惕兢
- táo jūn陶均
- táo zuì逃罪
- tú nán图南
-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
- tuō shì托事
- tián chē田车
- tǎ dūn塔墩
- tián sī sī甜丝丝
- tān xiān贪憸
- tóng shān铜山
- tóng zhì同治
- tǎo kǒu zǐ讨口子
-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
- tuó tā橐他
- táo yì逃佚
- tà jī踏缉
- téng yǐ藤椅
- tǐ fǎng体访
- tuǐ shì腿事
- tóng huǒ同夥
- tù yǐng兔颖
- tòng jí痛疾
-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
- táo róng淘融
- tán cáo檀槽
- táng zhèng棠政
- tiān miào天庙
- tào jiān套间
-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
- tuì qì退弃
- tuí qiān颓迁
-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
- tiān jiǔ天九
- tiān gòu天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