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
拼音líng jiù
注音ㄌ一ㄥˊ ㄐ一ㄡˋ
繁体靈鷲
词语解释
灵鹫[ líng jiù ]
⒈ 山名。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梵名耆阇崛。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如来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灵山或鹫峰。
⒉ 山名。即浙江杭州西湖的飞来峰。传说由印度飞来。
⒊ 山名。在广东曲江北。
⒋ 山名。在江西上饶东南。一名灵山。
⒌ 峰名。在山西五台山中台之东南,亦称菩萨顶。峰有真容院,黄教喇嘛札萨克居此。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之东北,梵名 耆闍崛。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 如来 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 灵山 或 鹫峰。
引《古诗类苑》卷一〇二引 晋 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灵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钦鹿野之华苑,羡 灵鷲 之名山。”
自注:“灵鷲山,説《般若法华》处。”
唐 刘禹锡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诗:“常説 摩围 似 灵鷲,却将山屐上丹梯。”
清 谭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灵鷲,月黑深林歗猨狖。”
⒉ 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飞来峰。传说由 印度 飞来。
引宋 苏轼 《祭柳子玉文》:“顷在 钱塘,惠然我覯,相从半岁,日饮醇酎,朝游 南屏,莫宿 灵鷲。”
金 元好问 《云峡》诗:“飞堕不嫌 灵鷲 小,奇探已觉 太湖 空。”
清 厉鹗 《西林过满月精舍》诗:“秋蟾圆几夕, 灵鷲 约同登。”
⒊ 山名。在 广东 曲江 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瀧水 又南歷 灵鷲山。山本名 虎羣山,亦曰 虎市山,以虎多暴故也。
引晋 义熙 中沙门释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远跡,盖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灵鷲山。”
⒋ 山名。在 江西 上饶 东南。一名 灵山。
引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广信府》:“灵山,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⒌ 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东南,亦称 菩萨顶。峰有 真容院,黄教喇嘛 札萨克 居此。
引清 陈梦雷 《拟游五台山不果》诗:“势控 太行 蟠巨镇,派分 灵鷲 落曇花。”
相关词语
- lì jiào立教
- liè yíng列营
- lù mǎ路马
- lín cǎi鳞彩
- lù dòng鹿洞
- léi hōng diàn zhuǎn雷轰电转
- liàn yì炼意
- lù lín hǎo hàn绿林好汉
- lì yuè丽月
- liǎng jiǎo jū jiān两脚居间
- lǎn zhū揽诸
- lù liáng fàng sì陆梁放肆
- liè yè烈业
- lì duān利端
- lǜ gé shī律格诗
- lí zòng离纵
- lóng shēn龙身
- lù chū路出
- lǐ shàn lán李善兰
- lā fǎ gé拉法格
- líng xī灵夕
- lèi dǐ xià chā chái肋底下插柴
- lún dūn dì xià tiě dào伦敦地下铁道
- lì zhǔ丽瞩
- lì shí立石
- lí wù黎物
- lái huì来会
- líng yáng麢羊
- lǎo diāo老雕
- luán yí wèi銮仪卫
- liè quán冽泉
- lè bì勒毕
- lù xíng鹭行
- lǚ jù吕巨
- lǐ shē níng jiǎn礼奢宁俭
- liào zhàng料帐
- làn cháng烂肠
- lǐng yīn岭阴
- lè wán乐玩
- luán zī鸾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