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子
拼音bǔ zǐ
注音ㄅㄨˇ ㄗˇ
繁体補子
词语解释
补子[ bǔ zǐ ]
⒈ 明清时官服上标志品级的徽饰,以金线及彩丝绣成。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缀于前胸及后背。
⒉ 明清时于品服之外随时依景而制的徽饰。
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时官服上标志品级的徽饰,以金线及彩丝绣成。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缀于前胸及后背。
引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补子》:“品级补子,定于 洪武,行于 嘉靖,仍用至今, 汪韩门 《缀学》言之详矣。”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背胸》:“国朝 刘廷璣 《在园杂识》云:‘朝衣公服,俱用补子。绣仙鹤锦鷄之类,即以鸟纪官之义。’……按补子之名,殊无意义,宜称背胸为是。”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因此,师老爷也就‘居移气,养移体’起来……买了一幅自来旧的八品鵪鶉补子,一双脑满头肥的转底皂靴。”
⒉ 明 清 时于品服之外随时依景而制的徽饰。
引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补子》:“刘若愚 《芜史》称宫眷内臣,腊月廿四日祭灶后,穿葫芦补子;上元,灯景补子;五月,艾虎毒补子;七夕,鹊桥补子;重阳,菊花补子;冬至,阳生补子;此则在品服之外,随时戏为之者。”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在往年每逢灯节,宫眷与太监都穿灯景补子蟒衣……目今国步维艰,当然不能像往年那样了。”
国语辞典
补子[ bǔ zi ]
⒈ 旧时有品级官员官服上的绣章。缀在前胸与后背,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官职大小依此辨别。如清朝文官一品为「仙鹤补子」,二品为「锦鸡补子」;武官一品为「麒麟补子」,二品为「狮子补子」。
引《金瓶梅·第六八回》:「安郎中穿著妆花云鹭补子、圆领、起花萌金带。」
相关词语
- bīng xī冰溪
- bì nì嬖昵
-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
-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
- bō nà波那
-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
- bó bái襮白
- bān cáo班曹
- bái jiǎo白角
-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
- bó pó伯婆
-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
-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
-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
-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
- bì zhào碧照
- bāo zhuāng包装
- bù lǎo shào不老少
- bèi ān qián备安钱
-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
- bái lù bì白鹿币
- bù chǐ不齿
- běi shān北山
-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
- bǎi shì摆饰
- bīng jìng冰竞
-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
- biàn ān徧安
- biàn yǔ遍宇
- běn fǎ本法
-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
-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
- bǎi mèi百媚
- bǎn yǐn阪尹
-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
- bǐ tè比特
- bǐ cái笔才
-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
-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
- bǔ suì卜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