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然
拼音tǎng rán
注音ㄊㄤˇ ㄖㄢˊ
繁体儻然
词语解释
傥然[ tǎng rán ]
⒈ 怅然自失貌。
⒉ 漠然,无思虑貌。
⒊ 恍忽貌。
⒋ 倘若。
引证解释
⒈ 怅然自失貌。
引《庄子·田子方》:“子方 出, 文侯 儻然终日不言。”
成玄英 疏:“儻然,自失之貌。闻谈 顺子 之德,儻然靡据,自然失所谓,故终日不言。”
⒉ 漠然,无思虑貌。
引《庄子·天地》:“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儻然不受。”
成玄英 疏:“儻是无心之貌。”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是故傲然忘贤,而贤与庆会;忽然任心,而心与善遇;儻然无措,而事与是俱也。”
⒊ 恍忽貌。
引明 张煌言 《赠陈文生侍郎返命闽峤》诗之一:“倡予还和汝,天梦儻然醒。”
清 吴伟业 《柳敬亭传》:“於是听者儻然若有见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
⒋ 倘若。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岂求备礼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老旦﹞相公休焦,儻然招得好女婿,与儿子一般。”
《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如若有本钱的,他拼这账生意扯直,也还不在心上;儻然是箇小经纪,只有这些本钱……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絶了咽喉之气。”
⒌ 偶然;侥幸。
引宋 王安石 《谢孙龙图启》:“伏念某蕞尔之材,儻然而仕,进有官谤,未尝不忧;退无私田,可以自处。”
国语辞典
傥然[ tǎng rán ]
⒈ 失志的样子。
引《庄子·田子方》:「子方出,文侯傥然终日不言。」
唐·成玄英·疏:「傥然,自失貌。」
同音词
相关词语
-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
- tuǐ shì腿事
- tì jīng惕兢
- tōng gǔ通谷
-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
- táo róng淘融
- tǎo kǒu zǐ讨口子
- téng yǐ藤椅
- tān xiān贪憸
- táo jūn陶均
-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
- tuí jiào颓教
- táo zuì逃罪
- tǎ dūn塔墩
- tóng huǒ同夥
- tǐ fǎng体访
- tiān gòu天构
- tóng shān铜山
- tián chē田车
- tǔ fēng土蜂
- táng zhèng棠政
- tù yǐng兔颖
-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
- tán cáo檀槽
- tà jī踏缉
- tiān miào天庙
-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
- tái gé抬阁
- tóng zhì同治
- tián sī sī甜丝丝
- tuí qiān颓迁
- tào jiān套间
- tú nán图南
- tuì qì退弃
- tòng jí痛疾
- tuó tā橐他
- tiān jiǔ天九
- tuō shì托事
- táo yì逃佚
- tián hú田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