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舌
拼音tǔ shé
注音ㄊㄨˇ ㄕㄜˊ
繁体吐舌
词语解释
吐舌[ tǔ shé ]
⒈ 伸出舌头。由内热而引起的一种病状。
⒉ 惊奇貌;惊恐貌。
⒊ 谓发言。
引证解释
⒈ 伸出舌头。由内热而引起的一种病状。
引《汉书·丙吉传》:“吉 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县中牛皆流汗吐舌,而人无知者。”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吐舌》:“吐长收缓名吐舌,皆是心经有热成,面红烦渴溺赤涩,泻心导赤服即寧。”
⒉ 惊奇貌;惊恐貌。
引唐 韩愈 《送穷文》:“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寧阳 乃下令:‘军士有夺人财物者斩。’三军皆吐舌。”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孽报》:“道光 元年五月,忽染时疫,兄弟叔侄以及老少妇女接踵而死者,至十八人,仅存两岁幼孩而已。闻者为之吐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土老儿吐舌道:‘道臺!那还不晓得是个甚么行情呢!’”
⒊ 谓发言。
引明 李贽 《与弱侯》:“僕何如人,敢吐舌于兄之傍乎?”
国语辞典
吐舌[ tǔ shé ]
⒈ 伸出舌头。表示惊讶的动作。
引《红楼梦·第四一回》:「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相关词语
- tóng zhì同治
- tào jiān套间
- tì jīng惕兢
-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
- tuō shì托事
- tōng gǔ通谷
- táo yì逃佚
- tà jī踏缉
- táng zhèng棠政
- táo zuì逃罪
- táo jūn陶均
-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
- tān xiān贪憸
- tuǐ shì腿事
- tiān gòu天构
-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
- tú nán图南
- tǔ fēng土蜂
-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
- tù yǐng兔颖
- tuì qì退弃
- tòng jí痛疾
- tǐ fǎng体访
- tiān miào天庙
- táo róng淘融
- téng yǐ藤椅
- tuí qiān颓迁
- tán cáo檀槽
- tǎ dūn塔墩
- tóng shān铜山
-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
- tián sī sī甜丝丝
- tǎo kǒu zǐ讨口子
- tiān jiǔ天九
- tuí jiào颓教
- tuó tā橐他
- tóng huǒ同夥
- tián hú田胡
- tián chē田车
- tái gé抬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