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
拼音kuài zhì
注音ㄎㄨㄞˋ ㄓˋ
繁体膾炙
词语解释
脍炙[ kuài zhì ]
⒈ 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⒉ 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
⒊ 犹宰割,处置。
引证解释
⒈ 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引《孟子·尽心下》:“公孙丑 问曰:‘膾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 曰:‘膾炙哉!’”
汉 枚乘 《七发》:“羞炰膾炙,以御宾客。”
宋 杨万里 《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诗:“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兼。人间膾炙无此味,天上酥酡恐尔甜。”
清 刘大櫆 《<郑子山诗集>序》:“一勺之水,可以知沧海之大;一臠之味,可以知膾炙之美。”
⒉ 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参见“膾炙人口”。
引宋 司马光 《司马温公诗话·寇莱公诗》:“﹝ 寇準 诗﹞为人膾炙。”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文章正宗叙论》:“书信往来,虽不关大体,而其文卓然为世膾炙者,亦缀其末。”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成语破》:“浙江 陈煒 字 本叔,时艺膾炙一时。”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三:“滕王阁 连甍市廛,名不称实;徒以 王勃 一序,膾炙今古。”
⒊ 犹宰割,处置。
引明 李贽 《与刘肖川》:“尊翁兹转,甚当,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 武昌 鱼,任人膾炙矣。”
相关词语
- kuā zhú夸逐
- kāi xìn开信
- kǎo xuǎn考选
- kāng huì康惠
- kuǎn zú款足
- kàn kè看客
- kān kě堪可
- kū shǒu枯守
- kūn chóng昆虫
- kǒng hè恐吓
- kè zuò客坐
- kōng qún空羣
- kǔ yǔ苦窳
- kùn jiǎn困蹇
- kuā zuǐ夸嘴
- kòu xiǎo xiǎo míng,kòu dà dà míng扣小小鸣,扣大大鸣
- kūn róng昆戎
- kuài jù鲙具
- kù liè酷烈
- kuǎn wén款纹
- kāi chuán开船
- kè míng刻明
- kuáng shì诳饰
- kào qín犒勤
- kǒu chuán口传
- kǎi ǎo铠袄
- kū jīng jiū xīn刳精鉥心
- kuò ěr廓尔
- kū qì枯碛
- kàn pò hóng chén看破红尘
- kōng xīn luó bó空心萝卜
- kuàng fèi旷废
- kě qiāng渴羌
- kào zhěn靠枕
- kōng qì tiáo jié空气调节
- kǎ xiě咯血
- kāi zhào开照
- kè guān客官
- kuǎn zhì款制
- kuò jī阔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