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
拼音hé guān
注音ㄏㄜˊ ㄍㄨㄢ
繁体鶡冠
词语解释
鹖冠[ hé guān ]
⒈ 以鹖羽为饰之冠。武官之冠。
⒉ 隐士之冠。《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至于鹖冠瓮牖,必以悬天有期。”李善注:“《七略》鹖冠子者,盖楚人也,常居深山,以鹖为冠,故曰鹖冠。”
引证解释
⒈ 以鹖羽为饰之冠。武官之冠。
引《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緄,加双鶡尾,竖左右,为鶡冠云。五官、左右虎賁、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鶡冠,纱縠单衣。”
唐 柳宗元 《送邠宁独孤书记赴辟命序》:“﹝ 杨朝晟 ﹞沉断壮勇,专志武力,出麾下,取主公之节鉞而代之位,鶡冠者仰而荣之。”
集注引 孙汝听 曰:“鶡冠,武士之冠也。”
清 钱谦益 《中秋日得凤督马公书来报剿寇师期喜而有作》诗:“鶡冠将军来打门,尺书远自中都至。”
⒉ 隐士之冠。
引《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至於鶡冠瓮牖,必以悬天有期。”
李善 注:“《七略》 鶡冠子 者,盖 楚 人也,常居深山,以鶡为冠,故曰鶡冠。”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鶡冠。”
仇兆鳌 注:“赵 注:鶡冠,隐者之冠。”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五:“浑忘憔悴无颜色,翻笑他人戴鶡冠。”
国语辞典
鹖冠[ hé guān ]
⒈ 汉代武官所戴的帽子,因用鹖羽做装饰,故称为「鹖冠」。
引《续汉书志·第三〇·舆服志下》:「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鹖尾,竖左右,为鹖冠云。」
⒉ 相传春秋时有一楚人,隐居深山,以鹖羽为冠,人称「鹖冠子」、「鹖冠」,遂成后世隐士所戴的一种帽子。
引《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至于鹖冠瓮牖,必以悬天,有期。」
相关词语
- huí guāng回光
- huāng mó肓膜
- hóu xiàn骺线
- huáng yá dǐng黄芽鼎
- héng shì横世
- hóng yǎ闳雅
- huí gǔ洄汩
- huò shēn蠖伸
- hài hái zǐ害孩子
- hàn zì biān mǎ汉字编码
- hú zǐ lā chā胡子拉碴
- hā xī ní哈昔泥
- hú wū鹘兀
- hǎo nán bù gēn nǚ dǒu好男不跟女斗
- huì biān yǔ yán汇编语言
- hú hé胡狢
- huáng hú gē黄鹄歌
- héng rǎo横扰
- hú xīng胡星
- hú lài胡赖
- hóng zé hú洪泽湖
- huáng gé xiá黄葛峡
- huà sè wǔ cāng化色五仓
- hóng dàn宏诞
- huài tāi坏胎
- hēi zú lǚ黑足吕
- huái yè槐掖
- hé yì tíng合议庭
- hún huà浑化
- huā yuàn花院
- huǒ zuān火钻
- hé yǒng河涌
- huī cǎi辉彩
- huáng bò zōng黄檗宗
- huáng huà gōng黄桦弓
- huáng huà黄化
- hán guāng含光
- hóng yī páo红衣炮
- hé qí和棋
- huì liú huán汇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