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伏阴的意思

fú yīn

伏阴


拼音fú yīn

注音ㄈㄨˊ 一ㄣ

繁体伏陰

词语解释

伏阴[ fú yīn ]

⒈ 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

⒉ 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

引证解释

⒈ 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

《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杜预 注:“伏阴,谓夏寒。”
《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

⒉ 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

《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其时道士手举法器,朗诵灵章,虔心禳解,伏阴而去,亲奏星官,要保护 薛少府 重还魂魄,再转阳间。”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