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傍偟的意思

páng huáng

傍偟


拼音páng huáng

注音ㄆㄤˊ ㄏㄨㄤˊ

繁体傍偟

词语解释

傍偟[ páng huáng ]

⒈ 亦作“傍徨”。亦作“傍皇”。

⒉ 来往走动、心神不宁貌。

⒊ 回旋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傍徨”。亦作“傍皇”。

⒉ 来往走动、心神不宁貌。

《史记·楚世家》:“灵王 於是独傍偟山中,野人莫敢入王。”
《后汉书·刘陶传》:“见白驹之意,屏营傍偟,不能监寐。”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夜闻 汴州 乱,遶壁行傍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范仲淹》:“弼 自 河北 还,及国门,不得入,未测朝廷意,比夜傍偟。”
清 刘大櫆 《阮君传》:“兄弟两人生而相友爱无间,相对则驩甚,一人以事出,则皆终日傍皇不寧。”

⒊ 回旋貌。

清 江声 《玉蝴蝶·蝶》词:“情长,锦云深处,困酣还恋,款舞傍偟。”

国语辞典

傍偟[ páng huáng ]

⒈ 徘徊不前。也作「彷徨」。

《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偟不能去。」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