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子
拼音fān zǐ
注音ㄈㄢ ㄗˇ
繁体番子
词语解释
番子[ fān zǐ ]
⒈ 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人。
⒉ 明清时缉捕罪犯的差役。明代役长称档头,下有番子数人为干事。清代番子,由协领官统率,归刑司指使,司缉捕刑杖。另有户司番子,司照料贡物。
引证解释
⒈ 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人。
引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威仪尽识 汉 君臣,衣冠已变□番子。凯歌还,懽声载路,一曲春风里。”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始者, 蒙古 番子尚红教, 宗喀巴 者为 观世音 化身,学红教於 萨迦庙,而忽归黄教。”
⒉ 明 清 时缉捕罪犯的差役。 明 代役长称档头,下有番子数人为干事。 清 代番子,由协领官统率,归刑司指使,司缉捕刑杖。另有户司番子,司照料贡物。参阅 清 西清 《黑龙江外记》卷三。
引《金瓶梅词话》第九五回:“説 平安儿 小廝,偷了印子铺内人家当的金头面,还有一把镀金钩子,在外面养老婆,吃番子拏在巡检司拶打。”
《明史·刑法志三》:“番子即突入执讯之,无有左证符牒,贿如数,径去。”
《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晁大舍 也不消掩藏, 唐氏 也不用避讳。只是瞒不过那两个女番子的眼睛,从新又步步提防起来。”
国语辞典
番子[ fān zi ]
⒈ 旧日用来称呼外国人。
引《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
⒉ 明清时稽查缉捕罪犯的差役。
引《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番子即突入执讯之,无有左证符牒,贿如数,径去。」
相关词语
- fó chǐ佛齿
- fá qì伐器
- fén shān坟埏
- fēi zhì蜚蛭
- fú lún扶轮
- fù shì复试
- fēi yì非意
-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抗礼
- fēi dié飞碟
- fù ěr shè shēng附耳射声
- fèng huáng zhú凤凰竹
- fǔ pí腐皮
- fán róng fù qiáng繁荣富强
- fāng chuí方垂
- fēng chuí yún sàn风吹云散
- fēng qīng风清
- fú zhōng浮钟
- fēi zhōu非洲
- fǔ yǎng wú kuì俯仰无愧
- fá mò罚没
- fēng huí lù zhuǎn峰回路转
- fēng xíng风行
- fèi jiǎng费讲
- fān yuè翻跃
- fàng zhú放逐
- fèn sāng忿丧
- fǎ táng法堂
- fèi chóu沸稠
- fēng léi风雷
- fàn fú泛浮
- fù yuè覆阅
- fěng sòng讽诵
- fán zhǐ繁祉
- fēi yáo飞謡
- fāng děng shēng方等声
- fēng chù风搐
- fāng shèn方慎
- fēi dí飞镝
- fēi lái fēi qù飞来飞去
- fēi jīng飞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