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
拼音tí hú
注音ㄊ一ˊ ㄏㄨˊ
繁体醍醐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醍醐[ tí hú ]
⒈ 酥酪上凝聚的油。
例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本草纲目·兽一》引寇宗奭。
英the finest cream;
⒉ 佛教用以比喻一乘教义。如天台宗喻《法华》为醍醐,真言宗喻陀罗尼藏为醍醐。
英nirvana; Buddhist truth;
引证解释
⒈ 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
引《大般涅槃经·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穌,从生穌出熟穌,从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
唐 裴铏 《传奇·江叟》:“龙既出,必衔明月之珠而赠。子得之,当用醍醐煎之三日,凡小龙已脑疼矣。”
苏曼殊 《遁迹记》:“是时又有自然地味,出凝地面,犹如醍醐。”
⒉ 佛教用以比喻佛性。
引《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
清 金农 《送性原上座还青浦》诗:“梦醒槐根日未晡,愿闻妙法阐醍醐。”
⒊ 比喻美酒。
引唐 白居易 《将归一绝》:“更怜家醖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救女》:“但愿杯行无数,开怀畅饮醍醐。”
郭沫若 《蜀道奇》诗:“果然为云为雨梦模糊,诗中之情趣,酒中之醍醐。”
国语辞典
醍醐[ tí hú ]
⒈ 从牛奶中精炼出来的乳酪。为油脂状的凝结物,性甘美温润,气味清凉,古以此为纯一无杂的上味。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〇·兽部·醍醐》:「宗奭曰:『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甘美,用处亦少。』」
⒉ 佛教喻最高妙的佛法或智慧。
引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垢待醍醐浴,障要智灯烧。」
⒊ 美酒。
引唐·白居易〈将归一绝〉诗:「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英语refined cream cheese, fig. crème de la crème, nirvana, Buddha nature, Buddhist truth, broth, flawless personal character
德语Nirwana, Nirvana
相关词语
-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
- tián chē田车
- tóng huǒ同夥
- tiān miào天庙
- tuó tā橐他
- tiān gòu天构
-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
- táo jūn陶均
- tuì qì退弃
- táo róng淘融
- tán cáo檀槽
- tú nán图南
- tuǐ shì腿事
- tì jīng惕兢
- tuō shì托事
- tǐ fǎng体访
-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
- tián hú田胡
- tù yǐng兔颖
- tuí qiān颓迁
-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
- tuí jiào颓教
- tián sī sī甜丝丝
-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
- tà jī踏缉
- tóng shān铜山
- téng yǐ藤椅
- tǎo kǒu zǐ讨口子
- tān xiān贪憸
- tái gé抬阁
- tóng zhì同治
- tiān jiǔ天九
- tòng jí痛疾
- táo yì逃佚
- tōng gǔ通谷
- táo zuì逃罪
- tǎ dūn塔墩
- táng zhèng棠政
- tào jiān套间
- tǔ fēng土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