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贬责[ biǎn zé ]
⒈ 贬毁责备。
英depreciate; censure;
引证解释
⒈ 批评,指责。
引《孟子·滕文公下》“孔子 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汉 赵岐 注:“言乱臣贼子惧《春秋》之贬责也。”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其本判官及所管刺史,仍乞重加贬责,以絶姦欺。”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有恶事的贬责它,使人知怕;有善事底褒奬它,使人知劝。”
郭沫若 《天地玄黄·新缪司九神礼赞》:“确实有真才实学的人,他是不屑于自我宣传,但也无须乎自我贬责的。”
⒉ 贬谪责罚。
引唐 李翱 《论事上宰相书》:“柳泌 为刺史,疏而不止; 韩潮州 直諫贬责,諍而不得。”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二:“熙寧 以前,臺官例少贬责,间有补外者,多是平出,未几復召还。”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六》:“虽擢科第,亦以素讥议 贾,中遭贬责,仕宦蹉跎。”
国语辞典
贬责[ biǎn zé ]
⒈ 指出错误加以批评、责备,并给予不好的评价。
例如:「他办事不力,因而遭到上司的贬责。」
近贬罚 贬斥 批评 指责 责备
反称许
相关词语
-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
- bǎn yǐn阪尹
- bèi ān qián备安钱
- bǎi mèi百媚
- bīng jìng冰竞
- bó pó伯婆
- běn fǎ本法
-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
- bō nà波那
- bǐ cái笔才
- bái lù bì白鹿币
-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
-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
- biàn yǔ遍宇
- bǎi shì摆饰
- bì zhào碧照
-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
-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
- běi shān北山
-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
-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
-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
- bǐ tè比特
-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
- bì nì嬖昵
- bù lǎo shào不老少
-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
- biàn ān徧安
- bó bái襮白
- bīng xī冰溪
- bù chǐ不齿
- bāo zhuāng包装
-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
- bān cáo班曹
-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
-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
-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
- bái jiǎo白角
-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
- bǔ suì卜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