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
拼音dīng zǐ
注音ㄉ一ㄥ ㄗˇ
繁体釘子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钉子[ dīng zi ]
⒈ 一端扁平、一端尖锐的金属细棒形物件,起固定、连接作用,也可用以悬挂物品或做别的用处。
英nail; tack;
引证解释
⒈ 金属(间或用竹子)制成的细棍形的物件。一端有扁平的头,另一端尖锐,主要起固定或连接作用,也可以用来悬挂物品或作别用。
⒉ 与“碰”连用,比喻难堪;困难。
引《红楼梦》第四六回:“依我説,竟别碰这个钉子去。”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公输般 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但也大约很有了一些酒意。”
李佩之 《忆若飞》:“在工作中间碰到了钉子,从未灰心过,总是检讨教训后,继续的积极苦干。”
⒊ 比喻障碍。
引《人民日报》1977.1.13:“周总理 又对我说:‘你回去要把北大理科办好,把基础理论水平提高。这是我交给你的任务。有什么障碍要扫除,有什么钉子要拔掉。’”
⒋ 比喻重兵防守处。
引毛泽东 《论持久战》八六:“突击点选在左翼,恰当敌之弱点,容易取胜;选在右翼,碰在敌人的钉子上,不能奏效。”
⒌ 指内线。
引《花城》1981年第4期(增刊):“咱们埋在忠义军里的钉子,什么时候才能送来 耿京 的头?”
国语辞典
钉子[ dīng zi ]
⒈ 铁铸的钉。
相关词语
- dà yú大雩
- dān dèng zǐ单凳子
- diǎn cái典裁
- dǐng xiāng qǐng yuàn顶香请愿
- dǎo qì倒气
- dēng chóng jùn liáng登崇俊良
- dāng miàn luó,duì miàn gǔ当面锣,对面鼓
- dàn è瘅恶
- dào guà zǐ倒挂子
- duó lǐ夺礼
- dài jì代济
- dàn yuān huò hù蟺蜎蠖濩
- dí shuǐ狄水
- diān tóu bǒ nǎo颠头簸脑
- dì sān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 dòu chóng yú míng豆重榆瞑
- dǔ xìng笃性
- dāi sì mù jī呆似木鸡
- dé sù德素
- dòng xī动息
- dà gù大故
- diān miǎn gōng lù滇缅公路
- dì jī帝姬
- duó wǔ铎舞
- dàn màn bù jīng诞谩不经
- dài hái代还
- diǎn xué点穴
- dì sān chǎn yè第三产业
- diào fù吊赙
- diào yǎng掉瀁
- dà xīn大昕
- dān fèng丹凤
- dì xiá地峡
- dà bāo gān大包干
- dǎo chí gàn gē倒持干戈
- diāo tóng雕桐
- dāng qián jué yì当前决意
- diǎn tāng点汤
- dì xián帝闲
- dān zhě丹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