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绣像的意思

xiù xiàng

绣像


拼音xiù xiàng

注音ㄒ一ㄡˋ ㄒ一ㄤˋ

繁体繡像

词语解释

绣像[ xiù xiàng ]

⒈ 用彩丝绣成的人像或佛像。

tapestry (或embroidered)portrai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綉像”。

⒉ 用彩色丝线刺绣成的佛像或人像。

南朝 梁 沉约 《绣像题赞》序:“乐林寺 主比丘尼释 宝愿 造绣 无量寿 尊像一躯。”
《法苑珠林》卷一二〇:“﹝ 唐 ﹞ 显庆 之际……又为诸王公主於 西京 造绣像一格,举高十有二丈,惊目骇听,絶后光前。”
袁鹰 《故乡夜话》:“走进故居的三间正屋,只见中间屋里朝南的墙上挂着一幅总理的丝织绣像。”

⒊ 明 清 以来章回小说卷首的书中人物图画像,或每回回首前的故事情节插图。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八:“其文字,用通俗白话,先后以四五万字为率,加入回首之绣像。”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明 清 以来,有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

国语辞典

绣像[ xiù xiàng ]

⒈ 用彩丝绣成的佛像或人像,俗亦称工细的画像。

《法苑珠林·卷一〇〇》:「造绣像一格,举高十有二丈。」

⒉ 明清以来一般通俗小说的前面,往往附有书中人物的画像,因用线条钩勒,描绘精细,故称为「绣像」。

如:「绣像三国演义」。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