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面
拼音gé miàn
注音ㄍㄜˊ ㄇ一ㄢˋ
繁体革面
词语解释
革面[ gé miàn ]
⒈ 谓改变脸色或态度。
⒉ 比喻彻底悔改。
⒊ 用皮革做的面子。
引证解释
⒈ 谓改变脸色或态度。
引《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王弼 注:“小人乐成则变面以顺上也。”
孔颖达 疏:“小人革面者,小人处之但能变其颜面容色顺上而已。”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覩几蝉蜕,悟主革面。”
宋 司马光 《任守忠第三札子》:“往来革面,进退异辞。”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令羣臣咸誓言上表,革面相从,于是国是定而议论一矣。”
⒉ 比喻彻底悔改。
引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旧唐书·武宗纪》:“刘公直、安全庆 等各凭地险,屡抗王师,每肆悖言,罔怀革面。”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壮节公》:“今相国以台司重臣,不能山险用奇,使彼畏威革面,惟知置酒高会,挞辱士卒,终将何物归报天子?”
柳亚子 《题夏内史集》诗:“鴟梟革面化鸞皇, 禹 甸 尧 封旧土疆。”
⒊ 用皮革做的面子。
引《魏书·乌洛侯传》:“乐有箜篌,木槽革面而施九弦。”
国语辞典
革面[ gé miàn ]
⒈ 改变外貌。比喻改过迁善。
引《易经·革卦》:「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相关词语
- guān yīn jú观音菊
- gāo jì高髻
- gān xīn zhī fèi甘馨之费
- gǒng shǒu chuí cháng拱手垂裳
- gù shǒu固守
- guì què桂阙
- gài jiàn概见
- gēng yíng更嬴
- gǔn léi滚雷
- gòu lí遘罹
- gǎn rén感人
- guān shì观事
- gǔ fū鼓跗
- gū tū蓇葖
- gé lǚ革履
- guà bì挂壁
- gāo dù jiǎo高度角
- guàn shí贯石
- gòng lù贡禄
- gū yǔ孤屿
- gé yǎn格眼
- guāng dí光觌
- guāng huǎng huǎng光晃晃
- guān rén官人
- gāo zhòu高胄
- gào cí告辞
- gòu xiào诟笑
- gū luán孤鸾
- gài duó丐夺
- gōng zuò liáng工作量
- guǎng pǔ广谱
- gāo hào tóng高号铜
- gé zī嗝吱
- guī nì规匿
- guān dú观读
- guǎng tián hóng yì广田弘毅
- guǐ tè诡特
- guā yǎn刮眼
- guǐ gōng shí鬼功石
- gǎn kǎo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