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省
拼音xíng shěng
注音ㄒ一ㄥˊ ㄕㄥˇ
繁体行省
词语解释
行省[ xíng shěng ]
⒈ 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
⒉ 借指该省官。
⒊ 元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于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行省遂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明清以后虽不采用行中书省的制度,而行省(或简称省)之名已在习惯上代表大行政区,沿用至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
引《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乙巳, 金 曲赦 辽东 等路,以户部尚书 瓜勒佳必喇 (旧作 谷夹必兰 )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 辽东。”
⒉ 借指该省官。
引宋 陆游 《纵笔》诗:“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
朱东润 注:“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有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称为三省。 王炎 为枢密使,官位极高,出使 四川,故称行省。”
《元史·百官志一》:“金 人来归者,因其故官,若行省,若元帅,则以行省、元帅授之。”
⒊ 元 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于 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 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行省遂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 明 清 以后虽不采用行中书省的制度,而行省(或简称省)之名已在习惯上代表大行政区,沿用至今。参见“行臺”。
引《元史·世祖纪五》:“今大师方兴, 荆湖 淮西 各置行省,势位既不相下,号令必不能一,后当败事。”
《明史·职官志五》:“明 初,又於各行省置都镇抚司,设都镇抚,副镇抚,知事。”
清 薛福成 《上李伯相论与英使议约事宜书》:“夫京师者,天下之首也,宜以全力护之;沿海、沿江各行省者,天下之肢体也,宜各自以其兵力守之。”
梁启超 《爱国歌》之一:“泱泱哉我 中华 !最大洲中最大国,廿二行省为一家!”
国语辞典
行省[ xíng shěng ]
⒈ 中国古代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可简称为「省」。
英语province (old)
法语province
相关词语
- xuān zhèn宣振
- xuè sì血祀
- xǐ xīn洗心
- xī yóu bǔ西游补
- xīn qìng欣庆
- xiāng lì相丽
- xìn chàng衅鬯
- xiū bǎo休宝
- xuán jiàn玄鉴
- xuān mù儇目
- xí bù xiá nuǎn席不暇暖
- xíng bù lǚ wēi行不履危
- xún jiū寻究
- xíng yín shī rén行吟诗人
- xīng huò pù星货铺
- xùn xiá训狎
- xuán yǒng悬涌
- xīn xīn昕昕
- xún gēng巡耕
- xiě wàng写望
- xīng lì星历
- xiù lì秀立
- xiāo zú骁卒
- xuè yù血郁
- xiáng lì祥历
- xié chén谐臣
- xiǎo míng jiā小名家
- xiào càn笑粲
- xié fù谐附
- xuán héng璇衡
- xiāng huáng qí厢黄旗
- xié zhēn鲑珍
- xún mì询觅
- xū jǐng墟井
- xiān yì鲜异
- xiē pāi歇拍
- xià gōng fū下工夫
- xìn cì信次
- xuán qián zhuǎn kūn旋干转坤
- xiè bù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