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
拼音hóng xiàn
注音ㄏㄨㄥˊ ㄒ一ㄢˋ
繁体紅線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红线[ hóng xiàn ]
⒈ 亦作“红线”。
⒉ 红色丝线。
⒊ 传说中的唐代女侠名。原系潞州节度使薛嵩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将并潞州。嵩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乃夜到魏郡,入田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嵩复遗书承嗣,以金盒还之。承嗣遣使谢罪,愿结姻亲。红线也辞去,不知所终。见唐袁郊《甘泽谣·红线》。
⒋ 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
⒌ 借指聘礼。
⒍ 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红线”。
⒉ 红色丝线。
引唐 白居易 《红绣毯》诗:“染为红线红於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⒊ 传说中的 唐 代女侠名。原系 潞州 节度使 薛嵩 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 魏博 节度使 田承嗣 将并 潞州。嵩 日夜忧闷,计无所出。 红线 乃夜到 魏郡,入 田 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 嵩 复遗书 承嗣,以金盒还之。 承嗣 遣使谢罪,愿结姻亲。 红线 也辞去,不知所终。见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
引明 陆采 《明珠记·写诏》:“红线 至 魏博 而偷盒,止却反谋。”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之六:“挽住尚烦 红线 手,倦飞或坠 緑珠 楼。”
⒋ 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
引《三侠五义》第四回:“据老夫看来,并非妖邪作祟,竟为贤契作红綫来了。”
川剧《柳荫记》第五场:“才貌两双全,命我牵红线,员外定喜欢!”
⒌ 借指聘礼。
引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休傒倖,不要你半丝儿红綫,成就了一世儿前程。”
⒍ 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见“红綫”。
引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特别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为人类服务的那种主张,这是《荀子·天论篇》的特色,也是在《侈靡篇》中贯穿着的一道红线。”
秦牧 《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实事求是’四个字出现了很多次,实际上,它也的确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整份公报之中。”
国语辞典
红线[ hóng xiàn ]
⒈ 红色的丝线。
引唐·白居易〈新乐府·红线毯〉:「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
⒉ 俗谓男女婚姻关系的发生,是命中注定的,好像冥冥之中有条红线牵系著。
⒊ 唐袁郊传奇小说《红线传》中的人物。为潞州节度使薛嵩家婢女,通经史。
英语red line
德语roter Faden (S)
法语ligne rouge
相关词语
- huò shēn蠖伸
- hú wū鹘兀
- hā xī ní哈昔泥
- huǒ zuān火钻
- hú zǐ lā chā胡子拉碴
- huī cǎi辉彩
- hán guāng含光
- huì biān yǔ yán汇编语言
- huì liú huán汇流环
- hé yì tíng合议庭
- hàn zì biān mǎ汉字编码
- huáng bò zōng黄檗宗
- huā yuàn花院
- hú lài胡赖
- huài tāi坏胎
- hé yǒng河涌
- huāng mó肓膜
- hóng yī páo红衣炮
- huáng gé xiá黄葛峡
- hóng dàn宏诞
- hài hái zǐ害孩子
- hóng zé hú洪泽湖
- huáng yá dǐng黄芽鼎
- huí gǔ洄汩
- huáng huà黄化
- hēi zú lǚ黑足吕
- huà sè wǔ cāng化色五仓
- huáng huà gōng黄桦弓
- héng rǎo横扰
- hóng yǎ闳雅
- hú xīng胡星
- hú hé胡狢
- hún huà浑化
- hǎo nán bù gēn nǚ dǒu好男不跟女斗
- héng shì横世
- huáng hú gē黄鹄歌
- hóu xiàn骺线
- huái yè槐掖
- hé qí和棋
- huí guāng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