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
拼音mò chí
注音ㄇㄛˋ ㄔˊ
繁体墨池
词语解释
墨池[ mò chí ]
⒈ 洗笔砚的池子。著名书法家汉张芝、晋王羲之等,均有“墨池”传说着称后世。
⒉ 指砚。
⒊ 指习书写字处。
⒋ 制笔时,以羊青毛为最内层,以兔毫为次层,做成“墨池”(又称“笔柱”、“承墨”),用以吸墨。
引证解释
⒈ 洗笔砚的池子。著名书法家 汉 张芝、晋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传说著称后世。
引唐 裴说 《怀素台歌》:“永州 东郭有奇怪,笔家墨池遗跡在。”
宋 曾巩 《墨池记》:“﹝ 临川 ﹞ 新城 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 王羲之 之墨池。”
⒉ 指砚。
引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墨地皮棚》:“王僧彦 父名 师古,常自呼砚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文房四宝都拈住,谩把松烟试,墨池点得兔毫浓,拂拭锦笺一纸。”
郁达夫 《采石矶》七:“他拿起笔来,往墨池里扫了几扫,就模模糊糊的写了下去。”
⒊ 指习书写字处。
引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墨池怜嗜学,丹青羡登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谁子?后生是畏,前圣有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高丽贡纸》:“其表文咨文俱卤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陈矣。”
⒋ 制笔时,以羊青毛为最内层,以兔毫为次层,做成“墨池”(又称“笔柱”、“承墨”),用以吸墨。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笔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齐,亦使平均。”
相关词语
- míng yuē名约
- mín jiā民家
- mò jiǎn末简
- mì cì密赐
- mò fan磨烦
- mò sì zǐ suān没食子酸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mǎ kǎi马铠
- mà chā杩叉
- mù gàn niǎo qī木干鸟栖
- mó xiāo摹肖
- míng kè铭刻
- méi táo shèng没淘剩
- mài běn卖畚
- mǎ hǎi máo马海毛
- míng zuò冥坐
- mǎo jìn er铆劲儿
- mèn luàn闷乱
- mǐn zhì敏智
- mù qún牧羣
- mǎ chǎng马厂
- mài kē卖科
- mí hào糜耗
- mào jiè懋戒
- mái liàn埋殓
- mìng bó命薄
- mǎn bù满布
- mí àn迷暗
- miàn shú面熟
- mén chā guān门插关
- méi tóu bù zhǎn眉头不展
- miǎn yù勉喻
- mò huì默会
- mí hún jú迷魂局
- měi xiáng美祥
- mí xī迷奚
- mì jìng谧静
- mù lèi慕类
- mì xiàng秘象
- méi huā shí梅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