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兵
拼音sǎn bīng
注音ㄙㄢˇ ㄅ一ㄥ
繁体散兵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散兵[ sǎn bīng ]
⒈ 疏开队形的一组士兵中的一名。
英skirmisher;
⒉ 溃散的士兵。
英stragglers and disbanded soldiers; stray soldier from defeat;
引证解释
⒈ 溃散的兵士。
引《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汉王 既至 滎阳,收散兵,復振。”
《后汉书·孔融传》:“融 逆击,为 饶 所败,乃收散兵保 朱虚县。”
杨朔 《昨日的临汾》:“当我到 山西 前线来时,一位熟悉 山西 情形的朋友曾经警告我说:‘你得小心点,路上可有散兵剥人的衣裳。’”
⒉ 指旧时军队中供差役而非正式编制的兵士。
引《隋书·礼仪志三》:“其马步队与军中散兵,交为两番,五日而代。”
⒊ 军事用语。指采用一种分散队伍或单兵进行作战的形式。
引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我所采取的战术,是:散兵战,堑壕战,持久战。”
孙犁 《澹定集·答吴泰昌问》:“散兵作战,深山野处,反倒容易出成果。”
国语辞典
散兵[ sǎn bīng ]
⒈ 遣散或逃散的兵。
引《史记·卷九五·夏侯婴传》:「汉王既至荥阳,收散兵,复振。」
⒉ 旧时军中供役而未经正式编制的兵士。
引《隋书·卷八·礼仪志三》:「事毕,大将、亚将等,各就牙帐。其马步队与军中散兵,交为两蕃,五日而代。」
⒊ 战斗时各个散开,以分散目标而进攻的兵士。
英语loose and disorganized soldiers, stragglers, fig. a loner
德语Tirailleure (Mil), Tirailleure (Gesch)
法语Chasseur à pied
相关词语
-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
- sī xì私系
- shù jí束棘
- shēn tǎo申讨
- shēng cái生材
- shū máng输芒
- shū huǎn舒缓
- shuāng lòu霜漏
- shí shú识熟
- shān méi山眉
- shēng xuán生旋
-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
- shěng yuē省约
- shì yǒu势友
- shēng qì升气
- shī miù失谬
-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
- shū miǎo殊邈
- shōu shā收煞
- shī cè失策
- shé jīn guō折巾郭
-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
- sūn sūn孙孙
-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
- shuāng lín霜林
- shì wěi世伪
-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
- suì wēi遂威
-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
- shì wǔ士伍
- sǒng jiàn竦健
- sī huà司化
- shí xiàng识相
-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
- shí xián时贤
- sǎ xiù洒绣
- sì yuán四垣
-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
-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
-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