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童子[ tóng zǐ ]
⒈ 未成年的人。
例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英child; lad;
⒉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例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引证解释
⒈ 儿童;未成年的男子。
引《仪礼·丧服》:“童子唯当室緦。”
郑玄 注:“童子,未冠之称。”
《史记·商君列传》:“五羖大夫 死, 秦国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謡,舂者不相杵。”
唐 韩愈 《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他们劫财神,劫童子,劫观音,乃至明火抢劫。”
⒉ 古代指未成年的仆役。
引《仪礼·既夕礼》:“朔月,童子执帚却之,左手奉之。”
郑玄 注:“童子,隶子弟若内竖寺之属。”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青衣上 少室,童子向 蓬莱。”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八:“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⒊ 指童身。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年二十始娶,身犹童子。”
⒋ 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于 唐 代。参见“童子科”、“童子试”。
引《旧唐书·宣宗纪》:“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算、童子第九科。”
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 扬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潘文恭公 试童子,日端坐试席,风度凝重。”
⒌ 瞳人;眼珠。童,通“瞳”。
引《汉书·项籍传赞》:“舜 盖重童子, 项羽 又重童子。”
颜师古 注:“童子,目之眸子。”
《晋书·文苑传·赵至》:“童子白黑分明,有 白起 之风矣。”
国语辞典
童子[ tóng zǐ ]
⒈ 未成年的小孩子。
引《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两个童子请他进食,食毕,复请他到便室具汤沐浴,进新衣一袭。」
近稚童 孺子 儿童
⒉ 童生。
引《聊斋志异·卷四·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英语boy
法语garçon
相关词语
- tǐ fǎng体访
- tóng zhì同治
- tuó tā橐他
- táo róng淘融
-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
- tián hú田胡
- tuǐ shì腿事
-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
- téng yǐ藤椅
- tú nán图南
- tào jiān套间
- tuō shì托事
- tǔ fēng土蜂
- tóng huǒ同夥
- tòng jí痛疾
- táo jūn陶均
-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
- tōng gǔ通谷
- tù yǐng兔颖
- tián chē田车
- táo yì逃佚
- tái gé抬阁
- tiān gòu天构
- tuí jiào颓教
- táo zuì逃罪
- tǎo kǒu zǐ讨口子
- tǎ dūn塔墩
- tán cáo檀槽
- tān xiān贪憸
- tì jīng惕兢
- tián sī sī甜丝丝
- tà jī踏缉
- tiān miào天庙
- tuì qì退弃
- tuí qiān颓迁
- tóng shān铜山
-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
- tiān jiǔ天九
- táng zhèng棠政
-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