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礼
拼音liù lǐ
注音ㄌ一ㄡˋ ㄌ一ˇ
繁体六禮
词语解释
六礼[ liù lǐ ]
⒈ 谓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
⒉ 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⒊ 古享祭宗庙之礼有六:肆献祼、馈食、祠、禴、尝、烝。
⒋ 诸侯朝见天子之礼有六。
引证解释
⒈ 谓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
引《礼记·王制》:“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郑玄 注:“乡,乡饮酒、乡射。”
《荀子·大略》:“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道之也。”
杨倞 注:“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⒉ 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引《仪礼·士昏礼》“纳采用鴈” 唐 贾公彦 疏:“昏礼有六,五礼用鴈: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是也。唯纳徵不用鴈,以其自有币帛可执故也。”
其后《唐律》、《明律》中都有类似的规定。 《初学记》卷十四引 汉 秦嘉 《述婚》诗:“敬兹新姻,六礼不愆。”
明 陆采 《明珠记·闺叹》:“纵无六礼双羊,奈一言难变,便死也魂与檀郎为伴。”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生小 云英 自托媒,远烦六礼絶嫌猜。”
⒊ 古享祭宗庙之礼有六:肆献祼、馈食、祠、禴、尝、烝。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贾公彦 疏:“此一经,陈享宗庙之六礼也。”
⒋ 诸侯朝见天子之礼有六。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郑玄 注:“此六礼者,以诸侯见王为文。六服之内,四方以时分来,或朝春,或宗夏,或覲秋,或遇冬,名殊礼异,更递而徧。”
国语辞典
六礼[ liù lǐ ]
⒈ 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引明·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五出》:「小生与姐姐,虽无六礼之期,偶有半面之雅。」
⒉ 古代冠、婚、丧、祭、乡、相见等士礼。
引《礼记·王制》:「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
⒊ 古享祭宗庙之礼,指肆献、馈食、祠、禴、尝、烝。见《周礼·春官·大宗伯》唐·孔颖达·正义。
⒋ 古代朝见之礼,指朝、宗、觐、遇、会、同。见《周礼·春官·大宗伯》。
相关词语
- léi hōng diàn zhuǎn雷轰电转
- lì yuè丽月
- lè bì勒毕
- lǎn zhū揽诸
- lí zòng离纵
- luán zī鸾姿
- luán yí wèi銮仪卫
- lái huì来会
- làn cháng烂肠
- lǐng yīn岭阴
- lì zhǔ丽瞩
- lǐ shàn lán李善兰
- liè yè烈业
- líng xī灵夕
- lù lín hǎo hàn绿林好汉
- liàn yì炼意
- lù liáng fàng sì陆梁放肆
- lǜ gé shī律格诗
- lín cǎi鳞彩
- lóng shēn龙身
- liào zhàng料帐
- lǐ shē níng jiǎn礼奢宁俭
- lèi dǐ xià chā chái肋底下插柴
- lì shí立石
- lǎo diāo老雕
- liǎng jiǎo jū jiān两脚居间
- lì jiào立教
- lā fǎ gé拉法格
- lè wán乐玩
- lǚ jù吕巨
- lù dòng鹿洞
- lì duān利端
- lù mǎ路马
- lù chū路出
- lù xíng鹭行
- liè quán冽泉
- liè yíng列营
- líng yáng麢羊
- lún dūn dì xià tiě dào伦敦地下铁道
- lí wù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