沤麻
拼音òu má
注音ㄡˋ ㄇㄚˊ
繁体漚麻
词语解释
沤麻[ òu má ]
⒈ 为利用细菌作用使麻的木质组织软化以便打出纤维而将亚麻茎或黄麻置于水中的浸渍。
英retting;
引证解释
⒈ 将麻茎或已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使之自然发酵,达到部分脱胶的目的。
引《诗·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一折:“我去那碾麦场中打套子,煞强如您沤麻坑里可都摸泥鰍。”
⒉ 参见“沤麻池”。参见“沤麻池”。
引《晋书·石勒载记下》:“勒 令 武乡 耆旧赴 襄国。既至, 勒 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初, 勒 与 李阳 邻居,岁常争麻池,迭相敺击。至是,谓父老曰:‘ 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于天下,寧讐匹夫乎!’乃使召 阳。既至, 勒 与酣謔,引 阳 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赐甲第一区,拜参军都尉。”
后因以为争斗之典。 清 唐孙华 《冬日书怀》诗之一:“沤麻有鬭鬩,争桑或寻讎。”
国语辞典
沤麻[ òu má ]
⒈ 治麻的人先将麻杆放入池中浸泡,去其表皮及胶质使其容易分析。
引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同音词
相关词语
- ōu shū讴书
- ǒu qǐn偶寝
- ōu yáng欧阳
- ōu yáng xiū欧阳修
- ōu pào沤泡
- ǒu cháng藕肠
- ǒu chàng呕唱
- ōu tuō瓯脱
- ǒu jié藕节
- ōu chú殴除
- ōu xuě瓯雪
- ǒu yù呕喻
- ǒu yóng呕喁
- ōu dòu殴斗
- ōu sòng讴诵
- ōu yuè欧越
- ōu shā鸥沙
- ōu mò欧墨
- ōu qì殴气
- ōu fēng měi yǔ欧风美雨
- ōu qíng鸥情
- ōu shāng殴伤
- ǒu lì耦立
- ōu dǎ殴打
- ōu yú塸堣
- ǒu shì耦世
- ōu zuò殴作
- ǒu ér偶而
- ǒu xīn tǔ dǎn呕心吐胆
- ōu jiàn欧剑
- ǒu yǐng偶影
- ǒu yǔ qì shì偶语弃市
- ōu lù沤鹭
- ǒu jiā呕家
- ǒu lì耦俪
- ōu bō píng jì鸥波萍迹
- ǒu shǔ偶属
- ōu méi欧梅
- ōu zhū jǐn yàn沤珠槿艳
- ǒu rán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