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
拼音kǒu chī
注音ㄎㄡˇ ㄔ
繁体口吃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口吃[ kǒu chī ]
⒈ 说话时字音不断重复或词句时时中断。
英stutter,stammer;
引证解释
⒈ 一种习惯性的言语缺陷,说话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
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非 为人口吃,不能道説,而善著书。”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邓艾﹞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世间事未有无对。 周昌 口吃,而言称期期; 邓艾 口吃,而言称艾艾。”
马南邨 《燕山夜话·口吃、一只眼及其他》:“对口吃的人进行嘲笑,并且把口吃的声音记下来,写在历史典籍上,这本来是不必要的,也太不严肃了。”
⒉ 指双声。
引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休文 八病, 宋 人已不能辨……无叠韵,不口吃者,八病俱离。”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古今贵经教’,口吃也;‘屋北鹿独宿’,叠韵也。口吃亦名双声。”
国语辞典
口吃[ kǒu jí ]
⒈ 说话不流利,常有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
引《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无为,少耆欲。」
《三国演义·第一〇七回》:「艾为人口吃,每奏事必称『艾……艾……』。」
英语to stammer, to stutter, also pr. [kou3 ji2]
德语stottern (V, Psych)
法语bégayer, bègue
相关词语
- kǔ yǔ苦窳
- kǒng hè恐吓
- kè zuò客坐
- kàn kè看客
- kě qiāng渴羌
- kūn chóng昆虫
- kǎo xuǎn考选
- kān kě堪可
- kǎ xiě咯血
- kào zhěn靠枕
- kòu xiǎo xiǎo míng,kòu dà dà míng扣小小鸣,扣大大鸣
- kàn pò hóng chén看破红尘
- kuǎn zú款足
- kāi xìn开信
- kuài jù鲙具
- kū jīng jiū xīn刳精鉥心
- kuáng shì诳饰
- kuò ěr廓尔
- kāi zhào开照
- kū shǒu枯守
- kū qì枯碛
- kāi chuán开船
- kǎi ǎo铠袄
- kāng huì康惠
- kūn róng昆戎
- kào qín犒勤
- kè guān客官
- kōng qún空羣
- kuǎn wén款纹
- kuā zhú夸逐
- kè míng刻明
- kù liè酷烈
- kuǎn zhì款制
- kōng qì tiáo jié空气调节
- kùn jiǎn困蹇
- kuò jī阔积
- kōng xīn luó bó空心萝卜
- kuā zuǐ夸嘴
- kǒu chuán口传
- kuàng fèi旷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