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契
拼音sù qì
注音ㄙㄨˋ ㄑ一ˋ
繁体宿契
词语解释
宿契[ sù qì ]
⒈ 犹宿缘。
⒉ 先前的约言;事先的许诺。
⒊ 久已投合。
⒋ 大愿,宏愿。
引证解释
⒈ 犹宿缘。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经三宿三日后,女即自言曰:‘君是生人,我鬼也。共君宿契,此会可三宵,不可久居,当有祸矣。’”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投閒息万机,三生有宿契。”
《太平广记》卷二九六引 唐 无名氏《八朝穷怪录·萧总》:“﹝神女﹞谓 总 曰:‘ 萧郎 遇此,未曾见邀,今幸良晨,有同宿契。’”
清 曹寅 《题史蕉饮春泉洗药图》诗:“省识画图犹宿契,年年灵树祝长春。”
⒉ 先前的约言;事先的许诺。 《南史·崔慧景传》:“于时 卢陵王 长史 萧寅 、司马 崔恭祖 守 广陵城,慧景 以 宝玄 事告 恭祖。
引恭祖 先无宿契,口虽相和,心实不同。”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后三年,岁在丁丑,﹝ 淳于棼 ﹞亦终於家。时年四十七,将符宿契之限矣。”
按, 槐安国 王曾语 淳于 :“后三年当令迎卿。”
⒊ 久已投合。
引《云笈七籤》卷七二:“君无友丧国,臣无友失忠,庶人无友丧家,道无友失真,所以 玄元 与 尹喜 宿契, 孔子 与 渔父 合机。”
⒋ 大愿,宏愿。
引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萨罗国》:“我求佛圣果,我学佛能捨,是身如响,是身如泡,流转四生,往来六趣,宿契弘誓,不违物欲。”
相关词语
-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
- shōu shā收煞
- suì wēi遂威
- shì yǒu势友
-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
- shēng xuán生旋
- shān méi山眉
-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
- shí xián时贤
-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
- sūn sūn孙孙
- shēng cái生材
- shí xiàng识相
- shū miǎo殊邈
-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
-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
- shì wǔ士伍
- shū máng输芒
- shé jīn guō折巾郭
- sì yuán四垣
-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
- shì wěi世伪
- shù jí束棘
- sī xì私系
- shū huǎn舒缓
-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
- sǎ xiù洒绣
- shuāng lòu霜漏
- shī miù失谬
- shuāng lín霜林
- shī cè失策
- shí shú识熟
- shēng qì升气
- shěng yuē省约
-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
-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
- sǒng jiàn竦健
- shēn tǎo申讨
- sī huà司化
-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