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骀背的意思

tái bèi

骀背


拼音tái bèi

注音ㄊㄞˊ ㄅㄟˋ

繁体駘背

词语解释

骀背[ dài bèi ]

⒈ 因年老而驼背。

⒉ 鲐背。年老寿高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因年老而驼背。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雪顶之僧,指西土之未有,駘背之叟,庆东 闽 之天降。”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叶訒菴 司寇,晚年駘背,行步缓款欹侧,时人谓如‘乃’字。”

⒉ 鲐背。年老寿高的人。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於是服冕之士,戴鶡之伦,暨藩侯、邦伯、黄髮、駘背,不谋而进曰:‘陛下元默天晬,辉光日新,大矣孝熙,四极爰臻。’”
宋 梅尧臣 《元日》诗:“举杯更献酬,各尔祝駘背。”
清 蒲松龄 《拟上加意养老诏令天下年七十八十以上者各赐粟帛等项有差群臣谢表》:“未有加恩駘背,七十上尽被皇仁;广恤高年,百万人均沾帝德,如今日者也。”

国语辞典

骀背[ tái bèi ]

⒈ 比喻年老的人气色衰退,皮肤消瘦,背若鲐鱼。参见「鲐背」条。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